3月1日起,《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65周岁以上老年人在医院就医时,可优先挂号、检查、化验等。当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区的5家医院,发现这样的规定执行起来遭遇到了很多尴尬。
(据《华商报》)
政府出台文件,规定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医院就医时可以优先挂号、检查、化验等,此举既可以当成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践行,也可以当成对中国传统美德的一种继承,当然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的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频频陷入尴尬和无奈的境地,其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关部门的政策宣传不到位,很多老年人并不知道“看病优先”的规定;即便有老年人想享受“看病优先”的特权,但也得不到年轻人的理解与支持,双方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
至于第一个问题,解决起来还算简单,只要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公众自然会知晓。真正的阻碍来自于年轻人对此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医院不同于一般地方,凡是来看病的,谁心里都着急,谁的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如果允许老年人随意插队,对年轻患者显然有失公平。这与年轻人乘公交车时为老年人让座的争论有相似之处。
所以说,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排队、插队之争的本质,在于“老人优先”还是“规则优先”,是我们的社会应该把尊老放在第一位,还是把规则放在第一位的争论。客观地说,这样的争论很难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共识,因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规则意识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让公众在这两者中间选择一个,舍弃另一个,未免有些困难。
我们要想既实现尊老的目的,同时又不破坏排队看病的社会规则,最好的办法就是为老年人开设就医“绿色通道”。这个“绿色通道”,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医院挂号的时候,可以开设老年患者专用窗口;二是在医院各科室、门诊开设一周一天的“老人日”等。政府切不可在倡导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过程中操之过急,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举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