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建设。我市全面开展了北部山区生态恢复、城区游园绿地等建设工作。继续加大对非法采矿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矿产品非法运输行为;南水北调总干渠左岸完成垃圾清运47万立方米,城区段绿化带安置房已完成32.7万平方米,在建安置房面积已达67.88万平方米;完成了瓮涧河游园、四海春游园、山阳路游园等游园建设;引黄入焦城区段绿化基本完工,大沙河带状湿地完成绿化总量的80.2%,龙源湖引水工程已实现了由灵泉湖向龙源湖供水;丰收路(山阳路—文汇路段)已完成绿化任务。
十多亿元资金注入市政公用事业
这几天,家住解放区焦南街道朝阳社区科艺家苑的王大妈正忙着拆洗厚棉被。她说:“今年我们小区供暖并入集中供热管网,我们也享受到全天24小时有暖气的日子,这厚棉被根本就用不上了。”2014年,像王大妈这样的新供暖用户,我市共发展了3000余户。
目前,全市民用及公用集中供暖面积达934万平方米,覆盖率为20%左右,尚有80%的广大用户未用上集中供暖。我市城市供热主管网之前完全依靠每年有限的财政资金,按照每年投资700多万元进行建设,只能敷设1公里管道。要确保全市大多数居民采暖用热,据供热规划测算,最少需投资11.4亿元。
如何加快供热建设步伐,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去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我市城市集中供热事业进行对外招商,引入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经过公开招标、实地考察、多轮谈判等法定程序,北京寰慧集团取得了我市城市集中供热30年特许经营权,并且签订了特许经营协议。
我市对集中供热建设进行市场运作,不仅有效盘活了国有资产,还引进资金12亿元,使未来几年我市供热事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北京寰慧集团去年已投资3.37亿元开工建设了万方电厂配套供热管网工程;投资4.17亿元开工建设了龙源电厂配套供热管网工程,计划2015年新增供热面积1000万平方米。到2020年,我市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将由现在不足1000万平方米发展到3964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由现在的不足20%增加到70%。同时,随着供热普及率的提高,我市将告别零散燃煤供暖的时代,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不断惠及民生,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助推美丽焦作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
除集中供热这一大动作外,我市还投资530万元,对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新增22公里,受益用户6500户;投资1450万元,对老城区燃气管网改造完成80.7公里,受益用户11000户;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19万吨,利用沼气发电624万千瓦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保持达85%以上。此外,我市购置的30台无污染的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已上线运营,市民有了第一条能免费上网的新能源公交车线路,北朱村公交综合停车场正在施工,缝山公园公交首末站、义门、东学固和大北张公交停车场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我市被省交通厅正式确定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
8000余套保障性住房建成备用
2014年,我市新开工保障房8409套,确定基本建成项目25个8304套,占目标数100.26%。其中廉租住房4个项目638套,公共租赁住房10个项目2806套,棚户区安置住房11个项目4860套。目前,已有1个项目144套竣工并分配入驻,其他24个项目8160套已基本建成。近3年来,我市共有5000个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乔迁新居。
同样受财政资金瓶颈困扰,为破解棚户区改造资金难题,我市在加快棚户区改造中,制定了投资优惠、收费减免、拆迁安置、审批提速四大类12项棚户区配套政策文件,将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市场细分,由城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采取市场开发方式进行运作;对工矿棚户区,采取企业自行改造、企业与社会资本联合建设、房地产综合开发等方式进行。市财政近3年来仅投入引导扶持资金2.2亿元,就吸引社会资金近30亿元,有力地推进了棚户区改造步伐。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山阳实业公司、田涧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已批复;凤凰宏光实业公司、老牛河村、上白作村等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控规正在修订。这些项目实施后,我市城中村面貌将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