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风水韵识焦作
破除“圈子文化”还须制度发力
“月”是他乡明?
三管齐下
对“我是扒手”应有“秋后算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月”是他乡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春节期间,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赴日消费,电饭煲等传统小家电成了购物热门,温水洗净马桶盖便是典型。王先生赴日本旅行,在大阪的电器商场惊奇地发现,马桶盖的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产地竟是杭州下沙。

  【观点1+1】

  @益昌人:很多人到日本购买“洋货”,看重的无非是“洋货”的质量。能够出国购买“洋货”的人,很多是土豪之类的暴发户,因为他们痴迷国外产品,才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国内企业多在质量上下功夫,让自己的产品切实赢得国人尊重,让中国制造的产品成为质量享誉全球的象征。

  @初时点默:我看过关于这个内容的电视节目报道。其实,日本生产的电饭煲的工艺品质跟国产的差别很小,价格却贵出好几倍。喜欢“洋货”源于消费者对国产商品质量不放心以及“山寨”货的印象。只有中国企业用心服务用户,使自己的产品质量过硬,才能改善这种局面。

  @文静1078:中国人素来喜欢跟风,有从众心理,购物时很盲目,缺少理性分析。与其把钞票“支援”给外国企业,不如支持国货。当然,作为中国企业,也应该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让更多国人买得放心。

  @塞外东风:与国产货相比,我们必须承认日本生产的家电有的质量更好,但在日本市场上能看见“made in China”的商品,我们也应该自豪与骄傲。

  @方鸣1121:很多人盲目崇洋,没有明确的消费理念和目的。曾经的笑话居然成了现实的翻版,我们该庆幸还是该无奈地摇头?

  @is-ING:出口和内销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不同,我们别动辄就把一般行为戴上爱国、不爱国的帽子。

  @怕羞的影子:王先生看到的产品虽为“Made in China”,但不可否认,出口产品与内销产品,无论在产品质量上,还是设计要求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与其批评国人海外“血拼”“Made in China”的产品,倒不如认真反思我们的政策取向!真到那么一天,内销产品比出口产品还要好,这样的情况还会出现吗?

  @三体-弓仁羽:消费者的行为说不上崇洋媚外,我倒想问问,为什么国人会去国外抢购国货,问题出在哪里了?为什么会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

  @Yang森很懒:经过多年发展,虽然中国制造业一直朝着从制造向创造的发展方向前进,但目前仍然无法摆脱“中国制造比不上外国制造”的尴尬局面,缺乏核心技术是根本原因之一。此外,很多企业长期存在投机心理,总想多赚钱、快赚钱,疏于科技研发,产品偷工减料,最终破坏了行业环境。但从长远看,我还是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有信心的。

  【下期话题】

  文化广场“没文化”

  安徽省铜陵市以产铜著称,在当地公园广场随处可见铜雕。而最近,当地知名景区江南文化园内,一尊“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铜雕引起公众争议:只见雕塑中的李白颇为风雅,可他手中举着的酒杯更像是一个比他生活的唐代早两千年的商代铜爵。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