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教育局认真学习贯彻“四个全面”重要精神
加强党建 严纪守规 反腐倡廉 担当有为 加快推进教育转型提升公平惠民
市教育局调研教育质量提升工作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焦作师专积极打造商务继续教育基地
修武县召开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我市命名首批集团化办学示范学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观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刘 婧

  以改革的精神、为民的态度、实干的作风,加快推进教育转型提升公平惠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峙东在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摒弃过去惯用常用的老思想、老套路、老办法,用思维方式创新带动引领工作方式、发展方式创新,以创新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推动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改进工作作风,确保抓常抓细抓长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贵在持续深化。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效率效能、厉行勤俭节约,今年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与教育分口业务工作会议、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教师教育工作会议、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专题廉政党课报告会等会议合并,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

  会议时间虽短,但含金量很高,既总结回顾了去年工作,又安排部署了今年重点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教育部门首次通过网络视频开年度工作会议,既节省了各县市区教育部门及各学校班子成员往主会场跑的时间,又扩大了会议覆盖面,基层教育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学校中层干部都可以通过视频会议,了解和掌握全市教育工作情况,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传导至神经末梢,让教育系统基层党员干部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位。

  深化教育改革,助推教育转型提升

  教育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再吹教育改革号角,一系列改革新举措将陆续推出。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深入开展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市创建,力争使武陟县、修武县、解放区、山阳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验收认定。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继续推动教育集团组建,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名带新”模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同时强化对教育集团的评价、管理和激励机制,促进教育集团成员学校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培育品牌示范专业,加快2所省级示范校、4所省级特色校项目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好新课堂教育实验,组织好专业技能大赛和素质能力大赛,不断提升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持续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出台认定和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实施办法,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在85%以上。

  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贯彻落实《焦作市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办法》,进一步推动县市区配套出台扶持民办教育新政策,积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来焦作投资办学,鼓励有条件的民办中小学与国内外知名学校集团化办学,借助名校品牌提升办学质量。

  提升发展特殊教育,编制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为残障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深化义务教育招生改革,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办法,鼓励县市区探索学区制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完善中招录取办法,增加市域内跨县市区统招生的招生比例,扩大优质学位数量;严肃招生纪律,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落实法定增长,逐年提高普通高中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强化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收益计提10%等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政策性资金,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教育,拓宽教育投入渠道。

  持续精准发力,促进教育公平惠民

  教育是战略工程,教育是重要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市委、市政府的重托,也是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2015年,教育系统将向民生最低处精准发力,进一步朝着公平惠民的方向前进,努力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加快推进学校项目建设,优化中小学布局,科学编制城镇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新城小学、龙子心学校二期、韩公教育园区小学幼儿园、丰泽园小学、映湖路小学等项目建设;完成100个农村中小学标准化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

  优化配置老城区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市外国语中学整体入驻市一中老校区、市十二中使用市外国语中学原址为西校区和市十一中使用卫生医药学校北校区等工作,持续扩大老城区普通高中办学规模。

  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资助政策和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做好中职生资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从2015年秋季起对全日制中职在校生全免学费。

  服务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强化教育牵动作用,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入学,扎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和适龄残障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保障特殊群众受教育的权利。

  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省级教育信息化专项试点、“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重点实施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网络直播互动教室、数字校园示范校、教育城域网信息安全提升等五项工程,强力推进学科教学信息化应用、同步名师翻转课堂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等四项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2015年,我市教育工作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切实加强德育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继续开展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继续深入开展美丽学校创建活动,命名100所美丽学校。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健全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中小学生“晨光”“曙光”阳光体育联赛、校园足球、中小学生体育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大力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继续开展好新教育实验、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中小学生创新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图书阅读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素质。以小学生减负为重点,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升高中教育质量,落实“夯实教学基础、面上整体提升、点上名校突破、全力争创一流”工作要求,构建完善的普通高中目标管理体系,抓好节奏前移和常规管理,充分发挥全市性监测评价平台的服务功能,调整育人模式,建立与新高考方案相适应的高中教育新常态,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坚持“送教下乡、同课异构”“网络教研”、“联合教研”,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强化学科教材和教师跟进培训,推进集团化办学、引桥工程等重点课题和新教育实验研究,切实为教育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

  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2015年,市教育部门将继续坚持一手抓业务培训、一手抓师德建设,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泛开展“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做好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和市直学校教师招聘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研究制定我市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指导意见,探索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促进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完善局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工作;继续实施好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

  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深入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强化市级专项培训管理,启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培育工程,加大名师和骨干教师培育力度,实施第二批市级名师选拔培育工作,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梯队攀升体系,强力打造焦作名教师队伍。

  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加强自身建设是提高凝聚力、执行能力和公信力的重要途径。2015年,市教育部门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塑造良好形象,加快推动教育发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和省、市有关廉洁自律方面的要求,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推进教育系统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岗位权力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强化“三重一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防腐拒变能力。

  优化教育政风行风,完善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民主评议学校行风活动;加大纠风治乱工作力度,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查教师违规收受礼金礼品、参加谢师宴等行为;做好“政风行风热线”和网络社情民意办理工作,迅速解决及回应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

  强化校园师生安全,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规范校园安全工作职责;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高中小学专职保安配备率;开展校园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坚决杜绝学生重大安全事件发生;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