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天气寒冷,很多人恨不得终日躲在被窝里。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终日在施工现场忙碌,加班加点无怨无悔。当一座座加气站平地而起时,人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中裕人。2014年,焦作中裕燃气有限公司为了践行“发展清洁能源,成就美好生活”的使命,完成了沁阳分公司加气站、小尚加气站和修武百家岩加气站3座加气站的建设。而成绩的背后,中裕人所经历的艰辛却鲜为人知。
去年10月,对沁阳分公司加气站、小尚加气站和修武百家岩加气站,中裕公司树立了这样的目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高标准的加气站。
目标是坚定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选址难。加气站的选址往往困难重重,因为国家对油、气等危险源的严格要求,政府对建设加气站项目的安全间距要求很高,为了选择合适的地点,往往需要四处奔波考察,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征地难。加气站用地性质是商业用地,程序较多。此外,还须经过多个政府部门的审批,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困难都可能延误工期。为赶工期抢进度,中裕人就边办手续边施工。
施工难。沁阳分公司是首次建设加气站项目,没有建站经验,开工前需要充分学习和规划;小尚加气站开工前也是困难重重。3座加气站在施工中由于工地环境恶劣,工人们多次出现扭脚、摔伤、擦伤。3座加气站的建设都是在10月份开工,施工时正值隆冬,终日寒风凛冽,为了不影响工作,工人们不能裹得严严实实,只能顶着寒风,轻装上阵。
吃住难。由于3座加气站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工人们只能加班加点,经常不能按时吃饭,有时候甚至整日都喝不上一口热水。负责沁阳分公司加气站工作的副经理王永,每天都是早早来到工地,和工人一起坚守、一起加班、一起讨论加气站的建设问题。每天工作结束后,他都是等大家都走了,把工地再检查一遍,一切收拾妥当了才离开。小尚加气站的现场代表赵海威,由于工地离公司太远,每天需要一大早挤公交赶赴工地,经常在公交车上解决早餐。当时,赵海威婚期将近,为了加气站如期建成,他没有时间和未婚妻拍婚纱照,虽然爱人理解他,但偶尔还是会埋怨几句。赵海威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暗下决心要对未婚妻更好一点。修武百家岩加气站的环境更为恶劣,山上缺水,气温低且没有暖气,施工中更是山风肆虐。渴了,再忍耐一下,坚持多干一点再喝水。饿了,再坚持一下,等大家都下班后再吃饭。山上蔬菜供给不上,有时候大家一连半个月都是吃冬瓜。员工刘根平年龄大了,住在农家院,半夜时常被冻醒,病倒多次。但就是这样,他也一直坚守工地,轻伤不下火线。
艰苦奋斗齐努力,无怨无悔任辛劳。面对选址工作难,中裕人积极开拓思路想办法,准备好相关资料,不厌其烦地跟领导汇报。群众有意见,他们就真心实意地去沟通;面对施工建设难,缺少建站经验,他们就主动去学习。工期紧就加班加点常驻工地,管理人员不分昼夜紧盯现场,监督、指导施工人员;面对施工环境恶劣,吃住困难,大家就发挥“铁人”精神,寒风刮我面,只当夏天吹风扇;尘土污我脸,就当去了美容院。大家艰苦奋斗众志成城,加班加点无怨无悔。当看到加气站平地而起时,再多的辛苦都化作甘甜,再多的辛酸都烟消云散。
如今,每当回首建站之初,中裕人不由得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当初的荒凉景象已经不在,矗立的加气站预示着此地即将车水马龙。2014年,焦作中裕超额完成了管理总部下达的“建成3座,在建1座”的目标:建成并达到运行条件的加气站4座(焦辉路加气站、沁阳分公司加气站、小尚加气站、修武百家岩加气站),改建并投运的加气站1座(解放西路加气站),扩建并达到投运条件的加气站1座(高村加气站)。
加气站的建设再一次展示了焦作中裕的形象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