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外工作的儿女们回到家里,父母会感到很开心,他们的心理上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会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但等到假期一结束,儿女们纷纷离家,家里一下子恢复空巢状态,老人就会感觉特别失落,难以适应。所以,当我们这些在外工作的人准备离家之前,一定要好好陪陪父母,帮助他们调整好心理状态。”日前,网友【悠然】就此话题发出了倡议。
从春节前子女即将回家所带来的喜悦,到春节后子女离家所带来的失落,这样的心理落差对大多数空巢老人来说,很有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创伤。那么,子女在离家前应该如何帮助父母调整好心态,避免“节后空巢症”的发生呢?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咨询了我市相关心理学专家。
“老年人‘节后空巢症’近几年越来越普遍,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本身就容易发生抑郁,而且节后子女们离家,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失落感,甚至因情感失落而陷入抑郁状态,成了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这位心理专家表示。老年性抑郁的病因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大脑功能、社会心理等因素都有关。对于空巢老人而言,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就算已经出现抑郁,往往也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所以更容易被老年性抑郁所侵袭。
这位专家认为,老年人之所以会患上“节后空巢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在和子女短暂的团聚之后,子女又要匆匆离家,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失落和情感空虚。所以说,要想缓解老年人群体在春节后所面临的“节后空巢症”,还需要子女帮助父母调整好心理状态,避免他们内心的失落和空虚。
子女们离家前,应如何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呢?专家建议,一方面,子女不能在假期一结束,就马上收拾行囊离开,而是应在离家返程之前,好好陪陪父母,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多些理解与支持,把自己离家带给父母的失落感降到最低的程度;另一方面,即便子女为了工作和事业不得不离开父母,但也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对父母的精神抚慰与精神赡养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父母对子女的思念之苦。
网友【轻舞飞扬】说:“可以教父母使用QQ、微信等现代通信工具,等子女们离家之后,可以经常利用这些通信工具和父母通电话、发视频,给父母一个缓冲时间,让父母能顺利过渡到平时生活中,别让他们患上‘节后空巢症’。”
网友【勇敢的心】说:“子女们在离家之前,可以帮助父母把家里的生活设施检查一遍,以免父母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以缓解他们心理上对子女的思念和依赖。”
总之,子女们应该把对父母的关爱贯穿到日常生活中来,采取各种有效的办法,帮助父母走出这种情感困境,有效缓解老年人的“节后空巢症”,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