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实行统一管理,结盟学校共同制定考试评卷、学科质量检测、单项竞赛、体育达标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措施,同步提升教育质量;统筹调配优秀师资力量,推广普及先进的教学经验,完成“以教代培,以教代训”的教师培训目标。目前,该区的新生小学与大家作小学、焦作五中与开达学校、中站实验小学与店后学校、许衡中学与焦作十四中等学校均已建立盟校关系,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互助发展。
该区严格执行“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的招生政策,做到阳光招生、公开招生、公平招生,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并在国家惠民政策上优先资助留守儿童,确保全区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在此基础上,该区充分考虑城区和农村学校、强校和弱校之间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将小学教育质量奖设立为农村和城区两大类,初中教育质量奖增加培优奖和进步奖,确保了教育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准确。据了解,该区教育质量近年来得到了全面提升,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五城区第一名,城乡教育质量得到了同步提高。
该区积极打造教育品牌,根据每所学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许衡中学的大课间操、中站实验小学的趣味剪纸、劳模街小学的群口快板等亮点纷呈,初步形成了“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为此,许衡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和创新示范学校、读书育人特色学校等;龙翔学校被誉为全国山区办学典范,成为宋庆龄基金会“五好小公民”道德教育基地;焦作五中、造店回民学校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融合,为全市民族教育作出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