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中站区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验”
图片新闻
推动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市绿源热力公司完成国有资产产权转让
今天因她们更美好
原称心:带乡亲致富的追梦人
打造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互助发展
中站区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原文钊)日前,中站区教育均衡发展传来喜讯:继去年5月份该区顺利通过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后,去年12月,该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荣获这样的殊荣,在我市各城区尚属首家。

  中站区现有中小学校19所,在校生1.48万人,在编教职工1180人。该区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为目标,以“造川扬峰、特色立校”为宗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创新办学理念,形成了山区办学、民族教育、盟校建设等特色优势,教育事业呈现出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3年,中站区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该区实事重点,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中站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中站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坚持优先制订教育发展规划、优先保证教育经费、优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待遇的发展教育原则,确保了该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为实现教育硬件设施均衡,该区先后投入6600余万元实施了全区校舍加固、“班班通”、塑胶操场、标准化实验室、食堂楼等项目工程,在我市各城区率先实现“班班通”全覆盖,为全区一线教师配备了备课电脑,为每所学校配齐配足体音美器材、图书仪器和新课桌凳;投入100余万元实施校园安保提升工程,为每所学校配备了专职保安,安装了校园监控平台和校车监控平台。同时,该区集中整合山区教育资源,新建一所九年制寄宿福祉学校——龙翔学校,修建盘山公路连接山区37个自然村,配备校车每周免费接送学生,为学生提供免费食宿,彻底解决了贫困山区孩子就学难题,使得城乡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取得了良好的质量效应和社会效益。

  该区建立了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干部任期交流制度和教师全员竞聘、岗位竞聘制度等,积极探索实施“强弱结合,资源共享,统一管理”的盟校战略,将优势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层人员安排到弱势学校担任负责人,直接把先进的办学模式、管理方法、规章制度等输送到弱势学校,为弱势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实行统一管理,结盟学校共同制定考试评卷、学科质量检测、单项竞赛、体育达标等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措施,同步提升教育质量;统筹调配优秀师资力量,推广普及先进的教学经验,完成“以教代培,以教代训”的教师培训目标。目前,该区的新生小学与大家作小学、焦作五中与开达学校、中站实验小学与店后学校、许衡中学与焦作十四中等学校均已建立盟校关系,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互助发展。

  该区严格执行“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的招生政策,做到阳光招生、公开招生、公平招生,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并在国家惠民政策上优先资助留守儿童,确保全区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在此基础上,该区充分考虑城区和农村学校、强校和弱校之间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将小学教育质量奖设立为农村和城区两大类,初中教育质量奖增加培优奖和进步奖,确保了教育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准确。据了解,该区教育质量近年来得到了全面提升,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五城区第一名,城乡教育质量得到了同步提高。

  该区积极打造教育品牌,根据每所学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许衡中学的大课间操、中站实验小学的趣味剪纸、劳模街小学的群口快板等亮点纷呈,初步形成了“一校一特色”的发展格局。为此,许衡中学先后被评为全国初中教育改革和创新示范学校、读书育人特色学校等;龙翔学校被誉为全国山区办学典范,成为宋庆龄基金会“五好小公民”道德教育基地;焦作五中、造店回民学校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融合,为全市民族教育作出了有益探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