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农历正月十三,沁阳市朱载堉文化广场上,主题为“春之梦·放飞希望”的沁阳市羊年春节群众大联欢活动进入第三天,进行表演的是来自该市王曲乡、常平乡和太行街道的民间艺人。
在表演现场,沁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牛宇虹介绍,近年来,沁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实施内场电影“2131”工程,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仅去年一年就在全县农村放映电影3940余场,为广大农民演出戏剧、歌舞70多场。
说话间,鼓乐齐鸣,记者抬头望去,只见由20多人组成的军乐队开始表演,观众立刻安静下来。据解说员介绍,这支军乐队由王曲乡西王曲村的农民乐手组成,为了参加这次群众大联欢,他们利用春节前农闲时间,加班加点刻苦排练,配合已经十分娴熟。
常平乡常平村扼守古太行羊肠坂咽喉要道,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的常平村“对子马”,表现的是北宋杨门女将在羊肠坂抗敌报国的英雄壮举。近年来,常平村的民间老艺人为“对子马”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民俗艺术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其焕发出了新的生机。2011年12月,常平村“对子马”被省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日10时,“对子马”表演开始了,只见几十匹“战马”驰骋疆场,杨门女将探敌、列阵、出击,通过“走八字”“串十字”“双迎门”等典型的舞蹈动作,把观众带回杨门女将舍生杀敌的遥远历史。
接下来表演节目的是太行街道罗庄社区的老年舞蹈队,她们用一段诙谐、滑稽的舞蹈《醉夕阳》把观众从“战火纷飞”的古战场拉回到现实世界。大妈们伴随着悠扬的旋律,通过舞蹈形式把一帮老太太“醉酒”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演出结束时,沁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邓学军告诉记者,该市自上而下都十分重视今年的春节群众大联欢活动,全市13个乡镇、街道在春节前就开展选拔活动,选拔出了200多个节目参加大联欢演出。在农历正月十一到农历正月十五的5天时间里,该市有6000多名民间艺人通过春节群众大联欢的舞台,为广大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