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 阳 城 上一版3
元宵节里话乡愁
美丽邂逅
图片新闻
七绝五首
姐姐家的新鲜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姐姐家的新鲜事
□赵四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像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每年春节,我们姊妹之间都要走动走动,拉拉家常,分享一年的收获,这时候,兄弟姊妹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羊年春节,我去看望大姐,闲聊中捕捉到姐姐家的几件新鲜事,让我喜出望外,生出另番感慨。

  新鲜事之一:农民不种地,吃上商品粮。

  我的家和大姐家都地处深山,丘陵和山区占去家乡的大部分面积,不适合种庄稼。但是,姐姐却和众多乡亲一样,为了糊口,一年四季盯着贫瘠的土地刨食。由于自然条件不好,庄稼靠天收成,加之过去众人皆知的原因,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多少粮食。记忆中,我们家劳力少,口粮接济不上,过去吃返销粮是常有的事。可是,今年我在去往大姐家的路上却看不到错落有致的梯田中有种植的小麦,取而代之的是成行成片的果树。一打听才知道,像姐姐家一样,山里人近几年慢慢摒弃了祖祖辈辈种粮为生的耕作方式,摸索着寻找适宜山村自然环境的种植方式。村民们通过远程教育了解信息,上网络、学技术,适合种啥就种啥,地块不大的梯田中栽上了果树,种上了耐旱作物。房前屋后,瓜豆、中药材、反季节蔬菜……总之,啥产量高发展啥,啥比较效益好、挣钱种啥。粮食不种了,日常吃的米面等口粮要到城镇粮店购买。

  新鲜事之二:美丽小山村,喜煞城里人。

  山区有山区的短板,交通不便、缺水干旱。但姐姐家乡的人不被短板所困,不经意间,他们也在诠释靠山吃山的古训。信息畅通了,经济发展了,庄稼人观念更新了,他们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山区的人不见得从生到死一直绑在种地上,因地制宜就能起死回生。近几年,山里人瞄上了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生态林慢慢成了规模,长成了模样。树多了、山绿了、空气新鲜了,惹得城里人纷至沓来。节假日,城里人结伴进山,一来健身,二来赏景,顺便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样一来,果树发展了、收入增多了,旅游的人多了,农村的人气也旺了。加上姐姐家地处近郊,足不出户就可以将山货在游人的手中变现。

  新鲜事之三:网络传亲情,异乡也快乐。

  姐姐家的孩子在外地打工,但今年却没有返乡过年。原来他成年在广东和内地省份之间奔波。他做的是劳务中介,为了给沿海省、市的企业或家庭牵线搭桥,保证企业春节期间照常生产和经营,他与同行一合计,临时决定不返乡,继续开展劳务中介。但在打拼挣钱的同时,他把萦绕在心的思乡情结通过电波和网络释然。姐姐学会了用电脑和手机QQ视频通话,千里之遥的母子近在咫尺就可以诉说衷肠,传递心声。姐姐说,网络方便快捷,如同孩子在眼前,在哪过年都一样。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