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党委、政府就努力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在焦作,这一理念已经达成共识。只有创优发展环境,助力转型发展,焦作的发展才能更加持久、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
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增强发展后劲
中原内配有限公司年产1300万只新型节能环保发动机汽缸套和5000万片发动机轴瓦项目、焦作龙锐新能源汽车公司年产15万辆电动汽车产业园项目、佰利联公司年产2×15万吨富钛料建设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在怀川大地上如火如荼地持续推进。
如今,放眼焦作的经济版图,总规划面积18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11.5平方公里的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已呈现出产业集群快速扩张、创新驱动明显增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产城融合效应凸显的良好态势,成为焦作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转型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焦作的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缘何如此迅猛?这与焦作努力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创优发展环境密不可分。近年来,焦作围绕打造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现代循环化工等千亿元主导产业集群,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定向招商。同时,积极吸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加强产业集聚区之间的配套补链,形成集聚区之间的产业链整合。
与此同时,焦作进一步提升平台承载支撑能力,持续完善水、电、气、暖、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质量检测、物流信息、产品展示等平台建设,加快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创新和升级,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条件,不断增强竞争力。
在去年4月举行的河南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中,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在豫北组排名第一,其中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和沁阳市产业集聚区成为2013年度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去年,焦作市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2.9亿元,入驻规模以上企业448家。
据了解,2014年,焦作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24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5万人,主要指标增速均超过25%。
完善工业投融资平台,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
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去年在原有2600万元的基础上,焦作从压缩的“三公”经费中拿出1000万元增加科技投入,安排共6000万元工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和企业,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增强政府对工业经济的调控能力。同时,增加科技贷款贴息资金,重点支持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食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领域实施的技术创新项目;优化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工作,对全市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评价、奖励。
此外,市财政每年设立500万元中小企业担保补偿资金,省、市为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扩充注册资本的资金共6000万元,年内预计可帮助企业获得新增贷款16亿元。目前,焦作共有8家财政背景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全部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累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100亿元的担保。
为真正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焦作专门建立企业服务长效机制,从全市选择100家重点服务企业,集中办公、现场办公、限时督办,解决企业问题103条,办结率达到95.1%,并组织全市“330”企业、十大建设项目施工单位以及其他企业代表共120人,对全市31家涉企职能部门服务企业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2013年11月6日,焦作市政府与中关村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探索建设焦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联合促进双方产业转移和承接。政府科技创新政策是引导和风向标,起的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效果将逐步显现。目前,焦作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5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2家。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焦作)基地、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焦作)中心落地项目10个。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5.2个百分点。
效能改革,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环境是人创造的,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直接决定了环境的优劣,政务环境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改革创新的力度和职能转变的程度。鉴于此,在去年年初的市两会上,焦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市本级行政审批时限由30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的郑重承诺。自去年7月1日正式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焦作共压缩减少194项行政审批事项、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和服务事项,市本级保留事项平均承诺办理期限由19天压缩到12天,建设工程类项目审批时限由300个工作日压缩至40个工作日。
“这次改革成效太好了!以往办理一个房地产项目核准需要提供项目申请报告、验资报告以及规划、土地、环评手续等10余项材料,手续烦琐。现在,我们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办手续,只填写了备案申请表和提供规划、土地等相关手续,发展改革部门一天就把手续办好了。”近日,河南省鹏盛置业有限公司滨河花园项目的一位负责人提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不禁连连称好。
“我们要围绕政务超市的目标来进行改革,实行一门受理、多证联办,变过去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真正让企业、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就像到超市买东西一样,不是买一个结一次账,而是把所有东西买齐了一起结账。”提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如是说。焦作对市本级51家单位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和服务事项全部进行清理、规范,压缩减少194项,压缩率32%,真正做到了为审批事项瘦身、还权于民。同时,积极推行政务超市审批服务模式,实行审批授权首席代表负责制,在各窗口单位确立一名首席代表常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并充分授权,实现了项目进驻服务大厅率100%,行政审批事项在中心窗口一站式直接办结。对中小型企业工商登记实行“零首付”,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为了提升群众满意度,焦作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在升级改造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将住房公积金、公安车辆管理等6个集中服务办事大厅纳入集中管理范围,统一服务标准。在每个行政服务窗口设置群众评价器,现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开设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设立政务公开、并联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效能监察五大模块42项功能,实现审批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让办事群众通过网上点击即可查看项目审批进程。
此外,焦作还对行政制度改革增设“绩效考核”“曝光台”等,建立问责机制,出台行政审批责任追究规定,对行政审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审批过程中违纪违规的行为,依纪依法实施责任追究。去年8月份,市监察局对两家市直部门出现超时审批作出通报批评,对有关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并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
实施新的行政审批制度以来,焦作行政审批日均办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0.2%,新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6.9%,新登记资本总额同比增长153%,社会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焦作也因此被确定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