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自去冬麦播以来,我市天气持续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小麦主要病虫草害持续发生。据市植保部门调查,目前,小麦蚜虫、纹枯病、麦蜘蛛及杂草基数明显高于往年,小麦蚜虫病尤其严重,部分麦田虫量较大,已经出现虫害状况。
“当前是麦田杂草防治的关键时期,各地应抓紧防治。”昨日,市植保站副站长张玉华接受记者采访时,为农民朋友开出了防治药方。张玉华表示,对麦蚜虫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防治麦田杂草时,要根据麦田杂草种类选用相应的除草剂;对以荠菜、麦家公、播娘蒿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2~15克加水喷雾;对以泽漆、打碗花、婆婆纳等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用20%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乳油40毫升加上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80毫升加水喷雾;对野燕麦为主的麦田,每亩可用6.9%精恶禾草灵(骠马)水乳剂60~80毫升加水喷雾;对节节麦为主的麦田,每亩可用3%甲基二磺隆(世玛)乳油30~35毫升加水喷雾。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