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产业集聚区东张王庄村重修了高质量的水泥路,沿街统一规格修建的花池里栽上了大叶女贞、桂花、红枫和红叶石楠,整个村庄整齐洁净,生机勃发。
这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自去年5月19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全市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要求,以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保用电安全和推进农村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三保五化”为重点,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涌现出一大批东张王庄这样的先进典型,今日农村已成为美丽焦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高点定位作部署
去年早春,一个建设美丽焦作的宏大工程在全市启动。市委书记孙立坤说:“建设美丽焦作,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河南的具体行动,是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战略举措,是惠及360多万焦作人民的民生工程。”
美丽乡村是美丽焦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不美,就没有焦作之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农村人居环境相对滞后。目前,我市有72%的人口在农村,80%的国土面积在农村,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市行政村80%以上达到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40%以上达到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到2018年,农民普遍住安全房、喝干净水、用安全电,村庄干净整齐、道路畅通、生活便捷,建成一批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丁福浩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县市区相应成立了县市区委书记任政委、县市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里制订了建设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和任务分解方案,建立了“一室五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4次召开全市性专题会议,组织开展4次观摩评分活动。市委书记孙立坤,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市委副书记丁福浩等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指示,对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全民动员齐参战
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动员会召开后,各县市区也普遍召开高规格、大范围的动员会,形成了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负责、部门协同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一场规模空前的美丽乡村建设战役在全市打响。
市委农办作为协调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牵头单位,主动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制订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多次组织召开全市建设美丽乡村观摩推进会和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推进会,并在《焦作日报》等媒体上开设《美丽乡村建设在行动》和《县市区委书记访谈录》专栏,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市委农办协调成立8个督查组,对全市17条干线公路沿线及沿线村庄、15个旅游景点景区、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重点区域,开展了2轮集中督查活动,建立督查台账,限期销号整改。如今,各地都建立完善了农村环卫长效机制,组建了农村卫生保洁队伍,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市爱卫办为动员社会各界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专门印发了《凝心聚力建设美丽焦作倡议书》7万份,发放到各乡镇、村庄和广大农民群众手中,倡议广大农民群众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庭院做起、从田园做起、从村庄做起,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同时,编制印发《整治环境卫生 建设美丽乡村》资料汇编7000册。为配合全市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活动,市爱卫办在去年6、7月份,与焦作日报社联合在《焦作日报》上开辟《建设美丽乡村从垃圾治理入手》专栏,连续刊发10多篇农村垃圾治理先进典型报道,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市爱卫办还多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活动,广泛动员群众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清理柴堆、粪堆、坑塘,搞好室内外卫生,重点治理城乡道路、乡镇农村和景区的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溢流等脏乱现象。
我市各地都掀起了以清垃圾、治污水为重点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氛围。
博爱县建立了县领导联系村街、县直单位帮扶村街责任制,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深入村街抓督导,102个县直单位安排专人到所帮扶村街抓落实,各乡镇建立科级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道、党员和村民代表包户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了净化工作有人抓、环境问题有人管。该县财政拿出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保洁人员工资、补贴和市级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的以奖代补。全县8个乡镇204个行政村累计筹资1040万元,购买垃圾清运车305辆、垃圾箱293个,高标准建设垃圾分类场14个、垃圾填埋场120个,新增保洁人员612名。
修武县以净化、美化为切入点,在全县农村开展了3次环境卫生、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路边、河边、地边、村边的垃圾、建筑材料、杂物、小广告和乱堆乱放、乱写乱画、乱丢乱倒、乱扯乱挂等“四边八乱”进行整治,全县共出动人员9万余人次、车辆9700余辆次,清理垃圾12万立方米,路面清扫率达到100%,有效遏制了垃圾围村现象,农村“脏乱差”和乱堆乱放现象明显改观。在美化方面,该县开展了小广告清理、经营秩序治理等活动,共清理小广告7000余处、乱贴乱画5000余处,治理乱堆乱放7.8万余处,清理店外经营500余处、占道经营200余处,新划定机动车停车位95处、标志标线103处,同时对残墙断壁进行“穿衣戴帽”,对乡村墙体进行涂白,对庭院房前屋后的菜园、堆放的杂物进行规范和清理,做到整齐划一。
沁阳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攻坚战中,累计投入1.3亿元,出动人员13万人次、机械4000多台次,清理生活、建筑垃圾52万立方米,新建污水处理厂4个,新建垃圾填埋场116个,整理乱堆乱放6000多处,拆除乱搭乱建2500多处,美化墙体55.267万平方米。该市行政村全部组建了环卫队伍,建立环卫长效机制。
在污水治理上,我市因地制宜,按照小型化、方便、实用、灵活的原则,在丘陵区农村利用地面落差,建设无(微)动力人工湿地,对农村污水实行集中收集处理;在村庄、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规划建设了7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在垃圾处理上,县城周边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远离县城的镇、村实行“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镇处理”,村庄分散地区实行“户分类、村收集、村处理”等模式。在垃圾收集清运上,采用地坑式垃圾中转箱、垃圾斗、垃圾箱等移动式收集装置。一系列措施的实行,较好地解决了“垃圾围村”“污水围村”问题。
农村面貌大改观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市通过开展以清垃圾、治污水为重点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打造了亮点,形成了示范,创造了不少经验,全市涌现出沁阳市袁屯村、孟州市上寨村、温县觉世头村、博爱县钟庄村、武陟县马营村、修武县小韩村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先进村。目前,全市1826个村中净化达标1315个村,达标率72.02%,受到了省委指导观摩组的充分肯定。
温县温泉镇觉世头村动员全村群众齐参战,大干一个月,把农户门前的垃圾、杂物和私搭乱建的小房清理得干干净净。该村在每户门前与主街道之间用砖块垒砌、水泥挂面,统一标准,根据各家门前空地大小,修建了宽度一样、面积不等的花池,用于种瓜菜,既能达到绿化美化效果,又解决了村民吃菜问题。该村全部实施三格化粪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还按照能用50年的标准敷设地下排水管网,实现了生活废水、雨水分流排放。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扬德说:“没有改造前,文化广场周边和街道两边都是尺把深的臭水沟,一到夏天,蚊蝇满天飞,蛆虫到处爬,臭味刺鼻,下雨天更是满大街污水横流。如今,这些问题都彻底整治了。”
修武县城关镇小韩村村民尚俊花说:“过去的小韩村脏乱差,条条街道扬灰路,家家门前杂物堆,户户没有排水沟。如今,扬灰路变成了硬化路,杂物堆变成了绿树花园,残垣断壁变成了文化墙,新挖的排水沟全盖上了水泥板。路面扫净、杂物搬净、墙体干净、水沟清净,这是全村干部群众大干几个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