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资源城市向海绵城市转型
破解难题尤需助力
郑焦城际铁路进入全线送电准备阶段
我市高标准建设高速公路景观带
市道路安全管理能力评估项目 通过专家评审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导读
示范区近半工业产值靠科技创新创造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立坤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对调结构转方式建言献策
破解难题尤需助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 昨日,经济日报记者夏先清报道,全国人大代表、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调结构转方式建言献策:破解难题尤需助力。

  孙立坤说,8年前,包括焦作在内的12个城市被国务院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当清醒地看到,8年过去了,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替代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发展快慢不一、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链不长、产业层级较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远未形成。”孙立坤说,“从焦作的情况看,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产比重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只有5.5%,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特征仍较明显,科技创新驱动明显不足;传统骨干企业效益下滑,接续替代产业尚未形成有效的财力支撑。”

  作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的典型代表,焦作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是其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困难和问题。“破解这些难题,不仅需要地方的自身努力,更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孙立坤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