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去年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区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我市第一位,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去年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2%,实现279.52亿元,同比增长20%。以“亩产论英雄”的科技创新理念,以“一城一基地、两心两园区”为主的六大科技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卷”为引领的科技创新机制,让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近半工业产值靠科技创新创造。
“投资强度不低于每亩280万元,产出每年不低于每亩400万元,税收贡献每年不低于每亩20万元……”这是示范区招商引资的底线,也是引进科技型项目的坚守。去年,示范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共签约工业项目93个,总投资142.7亿元,其中4个项目达到10亿元以上规模。每个项目均经严格考核,达到了“以亩产论英雄”的标准,其中4个10亿元以上重大科技项目投资强度在每亩300万元,投产后,产出每年在每亩500万元以上,税收贡献每年在每亩30万元以上,可谓“以亩产论英雄”中的佼佼者。
示范区的梦想是创建三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发展平台,即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新区。前两项目前已成功创建。其中,国家级孵化器——焦作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光机电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河南省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创业服务中心已成功孵化宏程陶瓷材料、中轴等70余家高科技企业,目前创业中心在孵企业116家。投资25亿元的创业服务中心仅是示范区强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的一个缩影。
示范区有“一城一基地、两心两园区”六大创新平台。“一城”是指投资25亿元的焦作科技总部新城,“一基地”是指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两心”是指焦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中小企业孵化中心,“两园区”是指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新材料产业园。去年8月,示范区又与西安科技大市场成功签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
六大创新平台不断吸纳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建立高端矿山机械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奇瑞商用车有限公司动力总成工程研究院,建设产学研联合体50余个,引进硕博人才300余人。去年年底,示范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5家,占焦作市总数的64%;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机构17家;主持和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有21家;拥有高新技术产品130余项,有效专利613项,科技成果340余项,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80余项。
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弱、技术水平低、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但在示范区,由财政资金兑现的一张张“科技创新券”打破了这一瓶颈。该区去年共为12家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1600多万元。据悉,该区“科技创新券”评价内容为:企业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创新投入、创新资源、创新产出、创新管理和创新载体六大类。评价方式:采取动态管理、一年一评。评为获得“科技创新券”的企业分别获得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创新券”。“科技创新券”仅是示范区利用科技创新机制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个举措。目前,示范区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券”等以财政科技资金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筹资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去年,该区社会科研经费累计投入达10亿元。
在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下,示范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三大主导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在新材料领域,示范区的先进陶瓷材料、烫印材料、超硬材料和铝基复合材料在细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等为重点,是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焦作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在电子信息领域,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