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行业内唯一能够和国际顶尖发动机同步设计的技术优势,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缔造了一项焦作工业企业的隐形冠军——全球最大的发动机气缸套OEM供应商。
问鼎世界第一的秘诀何在?中原内配的答案是——实施技术改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2004以来,中原内配便致力于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来增强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同行业的竞争实力。”中原内配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技术改造给企业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河阳牌发动机气缸套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0%,并连续23年蝉联亚洲市场产销量第一。
在焦作,通过技术改造让企业蜕变的例子不胜枚举。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为途径,积极实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战略,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持续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投资少见效快 技术改造效果立竿见影
在市场竞争中,没有经久不衰的企业,没有经久不衰的产品,谁拥有先进的工艺和技术,谁拥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谁就能在一个阶段控制市场。
就此而言,技术改造无疑是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占领市场制高点,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佳渠道。这是由于技术改造可以充分地利用原有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一般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工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当前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产出比约为1∶3,用通俗的话说,投入1元钱,可以收获3元钱。
比如,中原内配投资建成的年产200万只重型发动机气缸套项目,率先采用国际一流的铸造熔炼设备、引进了节能技术中频感应电炉,并自主设计全自动多工位长管浇注机和自主研发具有自动孕育、自动喷涂、自动冷却、在线温控功能的6-10工位离心浇注机,替代落后冲天炉和单工位离心浇注机的铸造生产模式,减少“三废”,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8倍以上,产能提升30%以上。
促进工业增长 技术改造助推转型升级
假如我们再把视野放大一点,把目光从微观聚集转向宏观效应,对全市工业经济来说,技术改造则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
为此,我市出台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由分管工业副市长任组长,市工信局、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统计局、安监局、科技局、规划局等部门参加的焦作市企业技术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焦作市企业技术改造相关工作的开展。
而在此之前,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将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对“十二五”技术改造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2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技术改造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国家层面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积极实践。按照概念,技术改造就是企业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从而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助推企业技术改造。仅2011~2013年,我市共有31个项目获得国家、省技术改造资金支持1.2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2.84亿元。同时,我市还设立项目建设奖,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2013年,市财政拿出660万元对我市2012年度重点产业行动计划项目中进展较好的重大项目进行了表彰奖励。
激发企业活力 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
在高速增长时代,企业发展比较顺利,但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市场萎缩之时,消费者往往对产品选择更加挑剔,品质可靠、技术含量高、性价比高的产品无疑更有机会在这时胜出。因此,企业更离不开技术改造。
近年来,焦作工业企业坚持技术改造和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不少老牌企业仍屹立潮头,新生企业也忙于抢占先机。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可谓尝到了技术改造的甜头,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多氟多不仅延长了氟产品链条,并通过积极推进年产2000吨六氟磷酸锂、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实现了由传统化工企业向新能源企业的华丽转身。
昊华宇航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引进日本智索108立方米聚合釜成套工艺、选用同步排吸循环水泵,大力实施“双二十五”(25万吨PVC、25万吨离子膜烧碱)技术改造项目,与原有项目相比,吨碱整流电耗降低了100Kwh,PVC质量更加稳定、产品品种和型号更多,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抓好十大产业,引领产业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终端化发展,抢占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制高点。其时恰逢当下国内外原材料价格、设备价格下跌,这时搞技术改造是最好的时机。特别是在技术改造中,若更加注意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相信对拉动经济,调整结构,迎接下一个景气周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