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 通讯员周同同)一边是求贤若渴,一边是怀才择业——“春风行动”暨新春系列招聘会犹如红娘,为双方牵线搭桥,让双方“面对面”相互选择。2月25日至3月6日,10天时间,我市连续举办150场招聘会,共有2544家企业带着88039个就业岗位进场招聘,现场达成初步求职意向15994人。
商业服务业人员容易就业
技术、管理人员高薪难觅
据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负责人分析,今年我市新春系列专场招聘会,机械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的用工需求最大,符合此类行业要求的求职人员也最容易就业。但是,数控车床、机修工、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缺口较大,众多企业反映,即使把待遇提高很多,也鲜有人问津。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求职者所掌握的技能大多是浅而不深、会而不专,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二是当前的技能培训工作,缺乏与专业技能教育机构的合作,缺乏与企业需求接轨的订单式培训模式。”该负责人说,解决的办法是,“建设专门的技能培训孵化基地,与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及理工院校开展合作,增设实际操作课程,延长技能培训时间,提高技能鉴定层次和水平”。
月薪平均两千
专业技术岗位待遇更好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风行动”期间,各招聘企业纷纷通过提高工资待遇、调整工作时间、缴纳社会保险、改善生活条件等措施吸引求职者。
如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条件是:本科生被招聘后发安家费5000元,结婚时再发购房补贴2万元,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则以实习期工资待遇每月2000元起步来吸引求职者。
据市人才交流中心统计,现场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月薪基本在1500元至2500元之间,比去年提高了200余元。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市场平均月薪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管理岗位薪酬和技术岗位薪酬相对比较高,有些技术岗位薪酬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甚至更高。
就业岗位多于求职者人数
用工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春风行动”期间,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大厅共举办专场招聘会10场,累计接待用工单位273家,提供就业岗位16130个,而进场求职人数为1万余人,就业岗位多于求职者人数,出现了“招工忙、求职闲”的现象,但仍有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市人力资源市场有关专家分析,产生此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缺工企业大都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数控机床、机修、电工等;二是随着信息化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大多数懂网络操作的求职者都在通过网络进行求职,而前来现场应聘的人员要么是大龄人员,要么是无技能人员,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要求。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专家建议:一是招聘企业应该适当放宽招聘条件,如年龄、工作经验等附加条件;二是求职者应积极参加政府免费举办的各类再就业技能培训,年轻的求职者还可到技工院校参加免费技能培训,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增加求职的成功率;三是培训机构应适时调整技能培训专业,让技能培训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更加匹配;四是求职者要转变择业观念,合理给自己定位,树立就业是生存之道、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