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洗车时,你是把车开进洗车行后锁门离去,还是随手将钥匙留给对方任由其处置呢?面对这个问题,相信很多车主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殊不知,如果这样,就可能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家住锦祥花园小区的魏女士近日致电本报称,前两天她在小区附近的一家洗车行洗车时,因为临时有事,就把车连同钥匙一起交给了洗车行。等到下午来取车时,魏女士发现车并不在洗车行,过了十几分钟后,洗车行的师傅才把魏女士的车开回来。店主一再解释,说是用魏女士的车去办点急事,保证不会有下次,而且这次洗车还免费。但魏女士仍心生不满:洗车行的人怎么能随便开自己的车呢?而且后备箱里还有贵重物品,如果丢失,这个责任算谁的?
记者调查:
商家不开任何凭证,车主大多毫不在意
洗车时车钥匙如何处理?记者采访发现,人们在洗车时,往往放松警惕,基本都是随手将车钥匙扔给洗车工,至于驾驶自己爱车的人有无驾照、车钥匙最后将交由谁来保管则不关心。有些车主说,自己洗车一直都是这样,从来没有出过问题,觉得“没啥不安全”。
在塔南路、映湖路几家洗车行采访时,记者发现来这里取车的车主只要缴了洗车费就把车开走了,洗车行根本不要任何凭证;一些洗车行最多问一句“哪辆车是你的呢”,就没了下文。
对此,记者专门作了个实验。3月7日9时许,记者将车停在映湖路某洗车行,随后离开。16时,记者让朋友去取车,结果朋友在缴纳了20元洗车费后,洗车行师傅只问了句“哪辆车是你的”,就把车钥匙给了。
律师支着: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开个凭证
采访中,也有部分车主表示担忧:若真是在洗车时出现了问题,应该如何来维权?对此,律师何红桥提醒广大车主,无论是在熟悉或陌生的车行洗车,最好都向商家索要一个书面凭据。小卡片或是收条都可以,上面写明交付钥匙的时间、车号、车主姓名和电话等,一旦发生问题,可以此为据要求商家承担责任,从而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张付领说,车主与洗车行在洗车过程中,因车钥匙保管不善发生纠纷时,如果车主缺乏人证、物证,想获得赔偿很困难。因为法律上没有规定洗车行一定要给来洗车的车主开一个凭证。如果是会员卡,会员卡上又显示有当天来洗车行消费的记录,可以作为一个证据。其实,为了避免这样的纠纷,洗车行可以开一个凭证,一式两份。或者像那些大酒店的代客停车,可以给客人发一个牌子。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