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非
2010年8月30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博爱秀珠小学新教育实验教师韩莉永远记得当时激动、忐忑的心情,她将要迎接一群一年级的小孩子:要用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语言去迎接他们呢?从第一个踏入教室的孩子开始,从第一节课开始,从第一次活动开始。一天一天,三年的时光,韩莉和这群孩子们一起,穿越欢乐和忧伤,创造属于他们的完美教室。嗅着花儿的芳香、书本的芳香,她的教室里“鲜花”盛开。
一个个可爱的孩子进入教室,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自己的班级呢?韩莉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孩子们说:“我爱我家。”
再后来,她和孩子们一起走出校园,去学校附近的农田里看青青的麦穗,看桃花、杏花、金黄的油菜花……
爱读书的孩子,从喜欢听故事开始。在孩子们没有学会自主阅读之前,韩莉坚持在每周的两节阅读课上给孩子们讲故事。先是给孩子们读了大量的绘本,后来读《小巴掌童话》《晚安故事》《笨狼的故事》……孩子们从听老师读,慢慢开始自己读。
韩莉从一年级开始坚持带领学生进行班级共读。一年级的共读从《青蛙弗洛格的故事》开始,然后是生动的《天上掉下乖狐狸》,这本书的故事很有趣,但是章节很长。孩子们拿着话筒,在班里传着读。可以一段一段来读,也可以一页一页来读,还可以分角色朗读。一节课上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有阅读的机会。同时,韩莉还把每个章节的内容都编成儿歌,读完故事后,全班拍着手来读一读。
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书交流的同时,韩莉让学生开展主题演讲,或者变成课本剧演一演。共读《昆虫记》,孩子们以“我是一只……”为主题进行演讲,女孩子都是美丽的凤尾蝶,男孩子居然都是优雅而凶残的螳螂。共读《绿野仙踪》,韩莉带领孩子们用一周的时间排练课本剧,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精美的道具,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小组合作,设计合适的动作,主动加班排练……在演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变得更有责任心了,更有集体观了,更有想象力了,也更爱读书了。
韩莉喜欢读书,平时读了什么好的教育书籍,她都会通过校信通、QQ群、班级公共邮箱等方式,将这些书分享给家长。
《夏洛的网》这本书中,一只叫夏洛的蜘蛛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自己的朋友小猪威尔伯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网,延续了小猪的生命。这只蜘蛛编织了生命的奇迹。其实,韩莉和63个孩子以及更多的家长一起,每天也在编织一个网,阅读是经线,活动是纬线,满满的爱心就是那来回跳跃的梭。韩莉说,她希望能为这些孩子编织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能为他们的教室编织一个绚丽多彩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