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民张先生因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别说走路了,就连躺在床上翻身都难受。可是,令他没有想到是,在市人民医院疼痛科,该科主任朱保国利用椎间孔镜技术,为他做了一个切口不到1厘米的微创手术,第二天他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下床活动了。其实,这项技术2013年就已经在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开展了。目前,该科已经成为全省开展椎间孔镜手术最早、例数最多、技术实力最雄厚的科室。
据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退变、外伤等原因,造成腰部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从而引起腰腿痛、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数据显示,男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女性的5倍。近年来,虽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不断创新和提升,但患者的满意度并不高,甚至一些患者担心手术失败而拒绝进行传统手术治疗。
2013年,市人民医院疼痛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投入上百万元购入德国第二代Max-more椎间孔镜系统,引进并开展了这项被称为“脊柱微创手术”的椎间孔镜技术,并创新性地提出了靶点准确入路(后外侧椎间孔、后路椎板间隙等多种入路直达靶点摘取突出髓核)的技术理念,使自身技术走在了全省前列,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开刀也能摆脱病痛。
据了解,椎间孔镜技术是在患者局部麻醉、意识清醒的情况下,通过不到1厘米的微小切口,在C臂机透视准确定位的情况下,从患者身体侧方或后方,经过椎间孔,在人体安全三角区建立工作通道,然后通过椎间孔镜(也称内窥镜),在全程可视化操作引导下,清楚定位突出的髓核、增生组织,然后利用细小的髓核钳和双极射频电极,进行盘内及突出髓核摘取和消融,从而达到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目的,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也是现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最先进、最微创、最安全、最经济、最行之有效的技术。
朱保国表示,与传统手术相比,椎间孔镜技术的优势首先是微创,它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进入体内的最佳方式来到达目标区域,不破坏椎旁肌、韧带、咬除椎板,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并能清楚观察到椎管和神经,不会对其造成干扰,不会在人体重要结构处形成瘢痕,创口不到1厘米,符合美学观点。其次,是目的直接。这种手术效果与椎间盘手术的黄金标准——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相一致,在同类手术中对患者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第三,适应症广,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部分椎管狭窄和钙化等病变。另外,这项技术还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概率极低;安全性高,只实施局部麻醉,医生能在手术中与患者互动,避免伤及神经和血管;康复快,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地活动,约3~6周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体育锻炼;患者满意度高、费用低等一系列优势。
据统计,自该科开展椎间孔镜技术以来,术后满意疗效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