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前不久,一名40岁的男性患者在单位上班时突发胸痛,因怀疑是心肌梗死,他的同事立即拨打了焦作同仁医院急诊科的电话。10分钟后,该院急救车到达现场后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用药。就在急救车即将到达医院时,这位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生命危在旦夕。紧急关口,车上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脏按压。到了医院后,该科又联合其他科室人员,给予气管插管并用心脏除颤器对这位患者反复进行电除颤。半个小时后,这位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心脏复苏成功。后经检查确诊,这名患者为大面积心肌梗死。
那么,对心脏骤停患者该如何进行急救呢?焦作同仁医院急诊科在急救方面又有哪些优势呢?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该科主任任陇滨。
记者:对于心脏停跳患者,应该如何急救?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任陇滨: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患者常在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已经失去抢救时机。当时,这位患者心脏停跳正好发生在救护车上,为进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等意外。如果现场第一目击者懂得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有50%以上的生命可以挽回。但是,目前我国懂得急救常识的老百姓很少。
其实,心脏停跳急救常识很容易掌握。当一个人昏迷倒地后,首先对这位患者进行大声呼叫,然后触摸其颈动脉是否有明显搏动。如果没有搏动,说明其心跳已经停止。接着,将患者放在平地或硬质平面上,如硬板床或地板上,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使患者胸部充分暴露,然后双手重叠用掌根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部,作垂直下压,每次按压深度要大于5厘米,按压频率掌握在每分钟100次以上。其次,急救时,施救者每进行30次心脏按压后,要对患者进行一次人工呼吸,此时要先看看患者口里有无分泌物和假牙,如果有的话,先清理干净或取出假牙,然后再把患者的头往后仰,捏住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对着患者的口腔吹气,看到胸部隆起后,松开口鼻,然后再吹一次气,接着再进行心脏按压,以此类推。进行5轮后,判断被施救者心跳是否恢复。如果心脏没有恢复跳动,则继续施救,等待医务人员赶来抢救。如果掌握了这种施救方式,有可能为患有心脏病的人赢得生的希望,
记者:在急救过程中,心脏除颤器在急救过程起什么作用呢?
任陇滨:心脏骤停分为3种类型,最常见的是室颤。可以这么说,昏迷倒地的人中,有九成是室颤患者。而诊治室颤最有效的办法,是用心脏除颤器对患者进行电除颤。在国内,仅医务人员会操作这些设备。而在发达国家,不少普通市民就能操作使用这种设备。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公共场所都设有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在这些国家,第一现场的施救者往往不是医院的医生,而是那些从小就接受急救训练的普通市民。其实,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仅体现在设备上,更多的是在急救知识与技能上。在我国,很多人因不懂急救知识,没有办法为身边突发疾病的人采取急救措施,使一些原本可以救治的人失去生命。
记者:在急救方面,该科具有哪些优势呢?
任陇滨:在救护车的配置上,我们科就有明显的优势。我们的救护车上不仅有车载呼吸机,还有监护仪、吸痰器、喉罩等,这样的配置在全市急救领域都很少见。
此外,我们科还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急诊电脑信息化管理系统,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急救,使急诊有了预检标准,从而提高救治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急诊电脑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进行多项数据分析。比如,救护车一天中所收治急诊患者最繁忙的时段;就诊患者的病类分析等。通过分析出来的急诊数据,使我们科在急救方面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应对自如。
为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也是我们科的一大优势。先抢救,后办手续;影像检查急诊优先使用;及时全院会诊制度……在绿色通道中,我们科涵盖的内容不仅多,还非常具体。比如,每当救护车接到需要做手术的患者,我们科都会提前安排人员将到达手术室的电梯保持开启状态,一旦患者到达,可以不用等候,立即送到手术室。
正是因为这些,我们科在生命急救方面,做到了分秒必争,用最大的努力来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