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里,黄连素是“万能止泻药”,有腹泻能治,无腹泻能预防,且副作用少,长期服用无碍。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引起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病毒(如轮状病毒)感染、细菌(如痢疾杆菌)感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等;后者包括化学品和药物所致的腹泻,使用导泻剂(如硫酸镁、酚酞等)和拟副交感神经药(如新斯的明)、食物中毒、肠道过敏性疾病等引起的腹泻。在这么多病因所致的腹泻中,黄连素仅对细菌感染(菌痢、急性胃肠炎)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
尽管黄连素被认为毒副作用小,但长期大量使用,也可能出现问题。首先,可影响肠道pH值(酸碱度)改变,导致肠道消化酶活性下降,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其次,可致肠道渗透压增高,使肠道蠕动加快,食物糜团和肠道黏膜接触的时间减少,缩短了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时间,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消瘦;第三,影响肠道内正常菌群的活性,长期用会造成菌群失调;第四,常吃黄连素还可产生耐药性,以后再吃时,疗效会下降。 张 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