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沁阳市在创森工作中,把保障公益林资源安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强化领导,认真区划,健全队伍,有力地促进了重点公益林健康发展。
沁阳市被纳入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范围的林地总面积有15.9万亩,涉及4个乡镇,15个行政村,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 17.6%,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92%。实施生态公益林管理,对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沁阳市高度重视重点公益林建设,专门召开市政府协调会议,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政府办、林业、财政、农业、水利、交通、国土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公益林区划领导小组,所涉及的乡镇和单位抽调专人,参与公益林区划界定。沁阳林业局专门成立重点公益林管理办公室,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专职从事重点公益林建设工作。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公益林管护队伍,该市设立了沁阳市自然保护区本级(国有)、仙神河管护站、常平管护站3个管护区(站),形成了分区、站管护的总体管理格局。目前,全市有专职护林员116名。
为有效保护我市国家级公益林资源,该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级财政部门每年每亩列支1.75元作为公益林建设支出,用于开展中幼龄林抚育、林区道路维护、管护设施修建、补植补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档案管理和护林员培训。
为确保国家级公益林的健康稳定发展,该市采取措施加强管护。在入山口、人为活动频繁及其他重要地段设立护林点,派护林员。在国家级公益林区主要道路交叉处、入山口等显要位置规划设立永久性宣传标志牌,在公益林南界栽植护林桩。在护林防火关键区域,开辟护林防火隔离带,修建阻火墙或机械护栏。在重点公益林区,按不同的地类、林种、树种布设病虫害监测点。
实施生态公益林管理后,该市未发生过盗伐滥伐、乱挖滥采等破坏森林资源事件,森林植被覆盖率和生物总量明显增加,林木长势增强,优质林分面积逐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