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瓷
绞胎技艺是陶瓷之苑的一朵奇葩,始于唐代中原地区,北宋到达鼎盛期,在焦作当阳峪大放异彩。有别于其他陶瓷品种表面装饰技法,绞胎器重在利用五色矿土塑造胎骨的纹理,这种纹理变化无穷,有很强的装饰性,技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存在无限的创作空间,绞胎器物色彩经久不衰,器表温润如玉,并承载诸多文化符号,绞胎技艺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绞胎陶瓷烧制技艺已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作
20余年来,柴战柱先生创作的绞胎瓷作品《硕果》《硕果累累》《峪中藏宝》《鸳鸯戏水》《瓷韵茶香》《年年有余》《中华龙》《事事如意》《水天一色》《盛世和谐》《花开富贵》《丝绸之路》《花器》荣获多次国家级大奖。2008年绞胎瓷作品《中华龙》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正式典藏;绞胎瓷作品《硕果》被载入九年义务制教育美术课本。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