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历史上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人们虽然对这种疾病的名称耳熟能详,但对结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识不甚了解,影响了结核病的防治效果。那么,究竟什么是结核病呢?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结核杆菌就飘浮在空气中,且耐高、低温,耐酸,不容易被彻底清除,全世界目前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结核杆菌感染者。一般来说,被感染不一定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会发展为结核病。肺结核是最为常见的结核病。
如果咳嗽咳痰3周以上,或是痰中带血丝,应怀疑是得了肺结核病。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
据中国结核病防治社会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对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及可以治愈的认知程度低,对结核病防治机构及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的知晓率低,对结核病患者受社会歧视的担心程度高。
首先,虽然骨结核、脑膜结核等不具有传染性,但常见的肺结核的一些类型具有传染性。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这些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唾沫喷到他人脸上就可能造成传染。
其次,除少数多药耐药性结核迁延不愈外,绝大多数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强调的是,结核病的正规彻底治疗必须有6~8个月的疗程,且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彻底治愈。世界卫生组织为此提出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要求患者每次服药均要在医务人员面视下服用。很多患者轻视病情或因药物副作用私自停药,没能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第三,我国县级和县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城镇和城市都设有检查治疗结核病的专门机构,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抗结核药品和主要检查。为加强对全国结核病疫情的管理,保证患者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肺结核患者及疑似患者要在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督导化疗和管理。
第四,只有结核杆菌痰涂片检查呈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才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2~4个星期后,一般就不具有传染性,可以参加正常社会活动。社会应对结核病患者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
怎样早期发现肺结核
得了肺结核,除了肺部受到直接损害外,由于毒素的刺激,还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一些全身的症状。如患者常感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消瘦、夜间盗汗、午后发热、两面颊潮红等,有的小孩还会出现性格改变,易急躁吵闹,一些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呼吸道症状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轻度咳嗽吐痰或痰中带血。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气短。有的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常被按感冒治疗而延误就诊。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作必要的检查。如胸部透视、拍片痰涂片查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查血沉等,以便早确诊。但有些患者早期根本无症状,往往在健康普查中才被发现。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胸部透视简便易行。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应作定期检查:
1.与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
2.患有糖尿病、矽肺及胃切除等手术后的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者患有艾滋病(AIDS)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3.“PPD”试验强阳性的患者,尤其是儿童。
4.长期低热或有结核过敏表现的人,如关节疼、血沉快、抗风湿治疗效果不好,或患有结节性红斑、泡性结膜炎者,应作胸部透视和全身其他检查。
5.一些经常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
6.对于健康人,也要每1~2年作1次胸部透视检查。尤其是中小学教员、保教人员、医生、护士、服务人员、食堂餐馆的管理人员等。
7.久治不愈的感冒咳嗽、持续发热,以及肺部有阴影者,经正规抗炎治疗两周,仍不见吸收时,均应想到患结核病的可能,应作进一步的检查。
1.涂片找到抗酸杆菌,可初步诊断为结核病,同时应进行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与其他分支杆菌加以鉴别。
2.培养检出结核分支杆菌及TB-DNA阳性,即可确诊为结核病。
3. 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结核时应排除污染的干扰,阴、阳性结果临床应用均应谨慎。
4.采用脂肪阿拉伯甘露聚糖检测活动性结核特异性抗体可作为细菌学检查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