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生产行为、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侵害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有损市场公平、影响地区形象,是危害一方、祸害百姓的‘毒瘤’,我们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有假必打、有案必查。”3月9日,市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平谈及执法打假工作时说。
据介绍,去年,市质监局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聚力产品质量多发的领域和区域,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和质监“利剑”行动、农资专项打假、假冒汽柴油专项打假等1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企业1513家,查办各类案件275起,受理群众举报投诉106起,捣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2个。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市质监局突出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和重点人群,坚持把老百姓关注的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从农资、建材、汽车及其配件、汽柴油、儿童用品等方面入手,开展专项行动。同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持打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质量主体责任,严把产品质量关,通过建章立制,着力治本,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长效机制。
“我们执法的重点是严厉打击一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企业和黑窝点,依法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者和造假团伙,着力整治一批质量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揭露和打击一批质量违法潜规则,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市质监局稽查支队支队长桑瑞兴说。针对执法打假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及时组织研讨,创新思路、拓宽执法新领域。他们多次学习研究,侦破加油站采取高科技手段,在加油机主板芯片上做手脚、遥控加油机缺斤少两坑害消费者的违法行为;积极与行业协会联系,破解行业潜规则。去年,该局查处手机、电视机机顶盒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使用未经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案件7起,查处违法货值500余万元,为消费者消除了安全隐患。
贴近重点企业、贴近名优企业、贴近经济转型、贴近重点工程、贴近招商引资、贴近群众生活、贴近“三农”、贴近舆情民情,市质监局始终将执法打假工作融入焦作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中,以“八贴近”服务全市经济发展转型。“练内功、找潜规、出重拳、办铁案,这是我们的执法工作准则。为使服务更具体、更有效、更有为,我们坚持做到‘四个到位’:政策宣传到位、关爱企业到位、执法打假到位、防控举措到位。我们相信,只有利剑在手,才能随时出手;只有利剑高悬,才能有效遏制制假造假分子。”桑瑞兴说。
在贴近重点企业工作中,市质监局得知之贵州省兴仁县有假冒焦作特光照明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伪劣产品,影响我市企业声誉和效益,该局迅速派出执法人员与当地工商、质监部门配合,一举端掉了黑窝点,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在贴近名优企业工作中,市质监局得知外省个别企业长期生产假冒风神牌轮胎,严重影响我市名优企业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的声誉,该局执法人员多次主动上门与企业联络,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建立沟通平台和联络机制,强力打击假冒风神牌轮胎行为。在贴近经济转型工作中,该局加大对政府禁止的行业以及明令取缔的企业的执法力度,发动群众进行监督,与政府其他部门协同,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断其水电等,防止违法生产企业打而不死、死灰复燃。去年,该局强力取缔了一批小水泥厂、小烧结砖厂等,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在贴近重点工程工作中,该局重点围绕我市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建设工程、郑焦城际铁路建设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省市重点工程,主动入位,从原材料进货到计量认定,从特种设备安装调试到相关产品3C认证,逐一做好把关服务。在贴近“三农”工作中,该局重点对农药、化肥等农资加大执法打假力度;积极组织执法人员、技术专家和相关企业组成下乡服务队,帮助农民辨别真伪、分清好坏,引导农民购买使用正规企业生产的优质产品;组织对全市化肥厂进行执法检查,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新的一年,市质监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五个更加’:更加注重队伍建设,更加注重对行业潜规则的探究,更加注重大案要案的查处,更加关注民情舆情,更加注重应急处突能力的提高,全面达到素质提高、办案提速、质量提升、管理提质、工作提效的标准要求,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护航。”李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