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江湖远”的“从春晚看文化产业”最后一问可谓点睛之笔:“春晚是一台大戏,央视重视、群众期盼,担子都压到哈文等一帮创作班子身上了,组织、策划、实施、资金等缺一不可。我们该用哪种体制和方式去打造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
连日来,这一问在许多有识之士间产生了强烈共鸣,打造焦作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已成为全市共识、大势之趋。那么,我们该打造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如何发展?谁来办事?钱从哪来?
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网友“江湖远”,请他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全景图
“航空母舰”什么样?
“焦作文化资源‘财富库’里宝藏很多,一个城市同时拥有这么多的世界级、‘大腕’级的文化资源难能可贵,应该将这些资源进行积聚、创意、放大,打造我市文化产业‘航空母舰’,彰显其文化和经济价值。”“江湖远”开宗明义说。
“航空母舰”什么样?江湖远说,这个“航空母舰”应该是一个由文化传承和产业经济双重效益构成,融全资源、全境域、全价值链体系在内的,由大太极经济产业、全境域大旅游格局、高品位城市文化形象、大手笔大健康文化产业4个板块组成的“文化产业大版图”;应该是一个有限的品牌、无限的市场,有限的区域、无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无限的产业的内涵型巧增长式的升级版的焦作文化产业格局;应该是一个领先全国,乐民、富民、强市、富市的文化产业惠民富民的焦作样本。
桥与船
如何打造“航空母舰”?
我们的任务就像过河,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发展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必须明确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机制体制、商业模式、竞争取向、实施办法等。
——创新思维,变盯“市长的口袋”为用好“市场的手”。
文化产业是一项创意性的智力劳动,应当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式,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思维、经济思维、互联网思维、文化经济一体化思维等。不能把眼睛紧紧盯住“市长的口袋”,而要放眼市场,按照“资源资本化、资本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规模化、规模效益化、效益价值化”的资源运作思路和“政府启动、政策推动、集团带动、资本撬动、招商联动、社会共动”的多元化资本运作方式,采取用市场化、招商引资的方法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发展文化产业。
——舞动“龙头”,引导众多文化企业跳“集体舞”。
文化产业的“龙头”在哪里?“江湖远”告诉记者:在顶层设计,在政府引导,在平台搭建!
他建议认真研判我市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将文化产业发展放到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中部署,将之纳入全市“十三五”总体规划,精心策划发展路径,科学规划发展蓝图;
建议建立文化产业的行政推动、市场化运营两个层次的机构,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资源运作平台、招商引资建设平台等,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建议出台一个发展文化产业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召开一个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市文化产业动员大会,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借梯登高,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缺创意、缺资金、缺技术人才,甚至产品缺市场,怎么办?答案就是要善于借力、借势、借资、借平台,以开放的心态、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手法请进大机构,请高手来做。
——固根强本,打造“太极经济”新格局。
如何提高太极拳核心竞争力?如何抓住全球3亿练拳人背后的产业价值?“江湖远”告诉记者,我们要以国际化的眼光、开放的心态传承这个遗产,夯实陈家沟“太极根文化”;要确立建设太极拳国际培训中心、太极旅游城、服装器械城、太极拳传播和商务电子城等目标,打造焦作“太极经济”新格局,真正拉长太极产业链条,把太极拳产业打造成为覆盖全国、辐射世界的太极文化产业,从产业中要真金白银。
——项目吸金,城市文化形象值得期待。
针对网友的“我们凭什么留住游客”的疑问,“江湖远”说,要想吸引人,就要用心打造吸引物,有聚焦点和兴奋点。他向记者描述了一幅融文化旅游精品街区、太极文化交流中心、商务CBD、文化商场、珠宝古玩文化城、民间艺术品展销、海洋馆、儿童梦想体验城、水上游船等娱乐项目及旅游景点展示咨询和游客集散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焦作候机楼在内的“城市文化旅游消费之都”“城市新客厅”的美丽画卷——文旅商城市艺术CBD项目。
“江湖远”进一步说:“这些文化产业项目不必政府掏钱,完全可以靠市场化运作,吸引到投资商。如明清建筑风格的沁阳市檀溪堂文化产业园项目,尚未投入使用已经有《华豫之门》、北京‘文宝斋’等80家文化企业入驻。”
——内外融合,整合提升价值链条。
“江湖远”告诉记者,在当前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必须在融合中彰显生命力。一要积极外融。要挖掘特色和亮点,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特色文化战略和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建设这个千载难逢的战略中去,以资源吸引资金,以开放带动发展;二要产城共融。立足全市的大产业布局,运用“点金术”,实施文化产业园、文化消费之都、文化商业街改造、太极园林文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三要业态巧融。突破部门分割等体制障碍,借助旅游发展态势,创新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整合分散在各行业的文化产业资源要素,形成“百业互动、文旅商互融,山水人和谐”的大融合局面。四要产业链交融。应设立一个“文化企业经济总部”,作为全市众多文化企业集聚整合、创业研发、创作交流、展销展示、孵化放大、营销交易的实体平台,形成文化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和价值链整合提升的良好态势。
道与术
钱从哪里来?
发展文化产业,大家最关心、最头疼的莫过于“钱从哪里来”了。“江湖远”认为,文化产业应该通过资本手段、商业模式、服务行为、政策体制的创新,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加工和放大,发现与重构文化产业价值, 打出“筹资组合拳”——
通过资源和项目招商吸引投资资金,发挥“1+N”的乘积效应。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以良好的产业优势这个“1”,开展资源招商、项目招商、集群式招商、产业链招商等N种形式的引资,吸引外来战略投资者、大财团、大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本投资焦作文化产业,实现“有限的资源、无限的产业”的乘积效应。
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1+1=11”思维模式的增值效应。建议引入“两个方向一致、定位不同的事物相加得出神奇的1+1=11”的增值模式,用市场杠杆撬动资金、人才等要素,采用PPP、BOT、BT等模式,引进更多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发展文化产业。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发挥“1+N”模式的“酵母效应”。精心打造“太极文化产业基金”品牌,用这个“1”吸引N个投资,实现文化资源由古变新、由静变动、由死变活、由精神变财富。
通过金融产品创新这个“抓手”,打通实体经济的资金血脉。积极构建企业—政府—银行“铁三角”合作关系,创新金融平台、创新金融产品,协调金融机构采取项目专利权、著作权、运营权、商标权、应收账款和经济合同质押担保等方式支持发展。
用政策创新支持发展。注重担保服务、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方式的应用,发挥相关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共同发展文化产业;认真梳理、汇总、研判国家扶持政策,积极策划大项目,向上争取资金。
“江湖远”说,一些发展问题并不都是缺资金,而是缺思路。比如怀药文化的价值链提升,我们没资金投入、销售市场打不开怎么办?这完全可以“借船出海”,引进国内知名保健品、饮品经营机构进驻我市,利用其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营销渠道和雄厚资金优势,实行“大品牌带动大营销、大营销带动大市场、大市场带动大规模深加工”的“三大三带”战略,从战略和战术上解决资金难题,打造怀药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
结束语 截至今日,本报《如何抓住春晚背后的文化产业商机系列报道》已全部结束。系列报道开始刊登以来,很多读者来电、来信谈见解、提建议、出良策,为焦作的文化产业加油鼓劲,本报在此深表感谢。系列报道结束了,但我们对文化产业的探讨还在更深层次的进行中,期待尽快破题,也期待您继续关注,共同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