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穆斯林的葬礼》《我与地坛》还是《奔跑的月光》,都在文坛上留下了重要一笔。虽然这三部著作内容各异,但本质都是积极向上、给人希望。重读经典,来看看网友们都有什么感悟。
@windy-soul:《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让你读了就放不下的书,在精巧诗意的文字中追随穆斯林的爱恨沉浮,民族情、师徒情、兄妹情、夫妻情、师生情、母女情,种种情愫交织跌宕,如月清而冷,如玉温而润,激荡心怀。大时代里的小命运,有凋零,也有延续。
@指尖上的沙:《穆斯林葬礼》首先名字就让人感到沉重,书中的爱情更让人唏嘘不已。人类在命运面前是无奈而微小的,爱恨情仇有时是言不由衷,压抑的感情和人性,穆斯林文化背景的特定符号,让读者随着主人公的命运悲喜交加。新月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可她的面容依然鲜活,灵魂依然存在于读者的记忆中。
@菏泽新志:《穆斯林的葬礼》在作者沉郁的叙述中感受到韩新月情感挣扎的历程,懵懂而执着令人唏嘘不已。《我与地坛》字字浸透着对命运的抗争,告诉读者人生可能坎坷但绝不能自暴自弃,活着的意义就在于用顽强雕刻出命运的绚丽!
@文静1078: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我与地坛》是照进心灵的一缕暖阳,赐予我力量,让我勇敢地扛起命运前行,无论遇见什么,都能扛住,活得越坦然,生命就越眷顾我!
@落雪怎无痕:《我与地坛》是已故作家史铁生的一部散文力作,描述了他在地坛公园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和对现实命运的深刻思索,文字沉静细密,观点睿智深邃,有把人心从喧嚣带往阆寂的非凡魅力,是午后茶余,值得净手焚香,慢慢品读的一本好书。
@椒陵邑-:《奔跑的月光》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一窝一窝的问题”,正如宋河夫妇在处理傻子问题上所体现的无助和恐慌,谁也无法预判事件的发展,我们能做什么?似乎谁也说不清。也许做了此行为,会遭遇彼困境,甚至反复如此,就如宋河夫妇。小说虽为小说,也足以反映现实的不足,比如拐卖、贪腐、黑恶。
下期《微书评》栏目将向网友推荐《霍乱时期的爱情》《白鹿原》两本书,广大网友如果对这两本书有什么感悟和心得,欢迎参与讨论。
本报记者 王水涛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