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突出特色 彰显优势 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
市委昨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让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
图片新闻
创森助推博爱竹林重放光彩
导读
我市数条主要交通道路 延伸工程今年开工
文明花开高寨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森助推博爱竹林重放光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杨仕智)创森工作开展以来,博爱县更是将特色古竹林的保护和恢复放到重要位置,全县动员,多措并举,让古竹林成为博爱创森工作的亮点,重新绽放光彩。

  博爱竹林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唯一的古竹园遗存和竹文化发源地,是北半球最高纬度的规模产业化竹林,是我国竹子成林分布的最北界,是博爱“太行山下小江南”自然景观的重要标志,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价值。

  近年来,博爱竹林出现了长势衰退、产量降低、面积减少等逆向演替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优惠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编制规划。该县委托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专家学者编制了《博爱竹林资源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了博爱竹林的定位与发展理念、发展指标、总体布局、重点工程和保障体系。

  加大宣传。以《博爱生态林业》专题节目为主要宣传平台,精心制作播出了多期节目,广泛宣传竹林保护重要意义,该县政府对竹林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及补助标准,竹林水系建设、清园行动等竹林保护大型活动,林下养殖、竹林管理先进经验,同时对竹林管理先进村以及先进个人进行了专题报道,为全县竹林保护工作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疏通水系。近两年,该县共投资395万元,出动劳力9100人次,动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350余台次,挖掘、疏通河道52342米,其中新开挖河道1.04万米,硬化河道7800米,修建节水闸6座,有效地疏通了竹区水系,改善了竹林浇灌条件。

  强化管理。该县及时督促竹区各行政村、竹林承包户对竹林进行插篱、浇水、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并随时提供技术服务;积极与丹东局协调安排竹林浇灌用水。

  改革机制。该县积极与竹区乡镇、村结合,引导、鼓励将经营管理较差的竹林承包给有热情、有实力的个人经营。许良镇许良村、下水磨村、大新庄村,月山镇皂角树村、乔村和磨头镇大礼元村、柳庄村,博爱农场等先后将集体统管或分户经营的竹林承包给了个人。

  增加投入。该县县政府对古竹林的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2012年共60万元;2013年,60万元;2014年,82.4192万元。竹林管理补贴的增加,大大提高了竹区干部群众保护管理竹林的积极性。近两年,竹区近500亩多年无人管理,篱笆破损、荒芜严重、杂草杂灌丛生或已种上树木的竹林被大户承包。承包户插篱封园、除草除灌、清理树木、及时浇水,竹林面貌在短时期内有了较大改观;还有部分承包户主动清理了自己竹林内的树木,全县竹林清树面积近300亩。

  典型示范。本着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主导思想,该县林业局先后投资近60万元,在许良镇下水磨村和许良村、月山镇上庄村和七方村、磨头镇胭粉庄村建立竹林固定式喷灌、带式喷灌和综合管理示范园340亩。通过化学除草、配方施肥、适时喷灌等集约化管理,几年来,示范园出笋情况良好,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保护管理竹林的信心。近两年,又引导扶持竹林承包户建立竹子绿化苗基地45亩,培育笋用林试验园30亩。

  现在,你到博爱看看,许多竹林绿意盎然,已经恢复了勃勃生机。竹区群众都说,是创森工作,助推了博爱古竹林的保护和恢复,使它重放光彩。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