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引入新业态,打造新动力,已势在必行。
当前,焦作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只有更加注重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引领,经济新增点才会不断涌现,为我市抢得先机、占领转型升级制高点奠基。
如此语境下,笔者以为发展新业态需要创新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树立新思维。在新常态下,过去拼规模、拼成本、拼价格的竞争方式显然行不通了,更多的应是拼差异化和品质,看谁的产品附加值更高,谁的服务触角延伸得更长。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力很重要,但是没有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比如,人才队伍培养就要有新思维,要顺应“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的趋势,发挥人才的创新驱动力。
不惟如此,在互联网思维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还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系统集成。如今的创新不仅意味着制度、理念、机制上的突破,更应该理解为颠覆、跨界、融合。特别是互联网正从生活消费领域转向企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已经落地。
比如,以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4.0”,要求以智能工厂为核心,建立起一整套规模化、定制化的产品设计、生产及服务模式,真正实现工业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而“工业4.0”的核心,正是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以更高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更小的能耗,实现大批量的个性化生产,以更快速、更充分地满足未来消费者对产品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工业4.0”还将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比如通过充分的物联网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向工厂表达需求,智能工厂则经过大数据分析和云端处理后,及时组织各相关要素,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及服务。
可见,新业态不是某个行业的事情,更不是某个企业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相关领域共同的任务,因此必须在宏观上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在全产业链上综合布局,在各个行业、企业分解实施。所以,用新思维看待新业态,应在推动新业态发展的过程中,率先培育一批示范性的重点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具有巨大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性的产业有条件也应该成为尝试新业态的先导阵地。
再以新业态集聚的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为例,这一遵循了产业发展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要求,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而规划建设的重要载体,必须以新思维界定其基本内涵,即要实现服务企业的集中布局,服务产业的集群发展,服务功能的集合构建,空间和要素的集约利用,进而促进大容量的就业。这其中,“集聚”是形式,“特色”是关键,“服务”是目的,“融合”是方向,四者必须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有机统一于“两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之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