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网谈丨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建设“书香社会”需多方引导
全媒体融合 让新闻“动”起来
生意健身两不误
今年我市中医惠民又有新举措
万亩韭菜香飘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书香社会”需多方引导

作者:本报记者 张 冬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闲暇之余,读几本好书,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可以开阔视野学到丰富的知识。继去年两会“全民阅读”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之后,今年全国两会,“书香社会”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依靠电脑、手机等方式的电子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可否认,网络信息量丰富、方便快捷,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但网络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也成为人们进行深入阅读的障碍。

  “碎片化的浅阅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浅阅读是现代媒体技术和浮躁世风合谋的一种阅读方式,是靠鼠标调动的一种随兴浏览。支离破碎,驳杂无序,它可以作为一种暂时的、偶然的阅读替代,但不应该成为阅读的常态。”焦作师专党委书记张丙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现状:图书馆成阅读爱好者聚集地

  3月17日下午,大风阴雨。恶劣的天气没有阻挡热爱读书的人们。在市图书馆,不少人安静地在阅览室查找书籍、潜心阅读。其中,在四楼社科阅览室,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大爷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张士元老大爷告诉记者,他今年81岁了,每天6时起床后,走路25分钟到市龙源湖公园散步,然后到市图书馆看书。“来这里看书已经成为我的习惯了,虽然我没出过远门,但从书籍中学到了不少知识,领略了不少外地的风光,与街坊邻居们谈论时也有话题了。”

  在我市,像张士元一样经常到图书馆阅读书籍的还有不少。市图书馆副馆长王莉告诉记者,目前市图书馆已经办理了3万多张借书卡,有不少人每年借阅书籍在100本以上。另外,节假日来图书馆读书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没有位置的时候许多人索性坐到地上进行阅读。

  措施:开展活动 培养阅读兴趣

  市图书馆开馆以来,逐渐进入了良性运行轨道,呈现出政策引导明晰、资源共享充分、品牌不断丰富、读者日趋旺盛的良好态势。尤其是馆外流通点和服务点的增多,为众多无法经常到市图书馆阅读书籍的人群带来了福音。截至目前,市图书馆已建成馆外流通点和服务点13个,与各区共建图书馆分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王莉告诉记者,每年市图书馆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办优秀读者表彰会、读者座谈会等。这些举措不仅培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拓宽了读者的交流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阅读,使图书流通率和利用率逐渐提高。

  建议:社会、学校、家庭应多加引导

  建设“书香社会”,仅靠图书馆显然是不行的。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层面组织阅读推广活动。

  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尚成敏告诉记者,阅读可以支撑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市民要多到书店购书、阅读。尚成敏建议,不要沉迷在网上浅阅读,要多阅读精品。她认为,尤其是处于知识积累阶段的孩子们,要在学校的指引下,多读书、读好书。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