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以学习促作风转变
示范区集中培训村干部
示范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确保麦苗“喝足水”
现代农业展现勃勃生机
开展民办学校综合检查
法制教育进校园
工作中抓问题整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规划 做强产业 完善功能 主打生态 激发活力
示范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张攀)继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示范区前列之后,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预计第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15%……如此又好又快发展,是示范区坚持以城乡联动带动全局、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的结果。

  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构建“多规合一”规划体系。示范区突出规划引领,衔接各项规划成果,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规划、新河区域综合开发规划、大沙河水生态景观规划和基础设施等规划,努力做到“一本规划、一个蓝图”。确定了“一体两翼”、六大功能区的空间结构布局,打造79.7平方公里的城市功能区、43.7平方公里的东部物流工业区和72.6平方公里的西部生态农业区。

  以做强产业为基础,加快培育高端产业集群。示范区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7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装备制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区去年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扩大增长点、转化拖累点、抓好关键点、抢占制高点、防范风险点”的决策部署,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在扩总量的基础上提质增效。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投资72.9亿元,占总投资比例的62.8%。今年,计划实施首批建设项目152个,总投资405.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40.8亿元,增长23%,重点抓好3D制造焦作基地、洹河纳米光电科技产业园等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抓手,谋划建设了焦作高新区创业中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焦作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焦作科技大市场4个科技创新载体,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服务平台。强化企业服务,重点帮助企业打通融资渠道、进入资本市场,去年有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今年要再实现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力争1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在农业片区规划建设了5个都市生态农业园区。

  以完善城市功能为依托,增强城市承载力。建设功能复合型区域,努力实现经济、宜居、生态功能的有机组合。示范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十纵八横”城市干道路网框架和县、乡道路建设,城乡道路里程达到400公里,公交线路覆盖所有乡镇(街道)。示范区紧紧抓住智能化、网络化等产业模式变化带来的机遇,围绕发展电子商务、跨境贸易、中小企业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启动新河中央商务区建设,规划了占地858亩的腾云电子商务产业园,一期已建成并入驻互联网企业28家,二期与银江股份合作,以智慧谷模式运作,提升传统产业,推进资源整合,打造智慧产业发展平台。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教育、住房两大牵动作用,开工建设投资3.9亿元的韩公教育园区。完善医疗设施布局,推行医疗联合体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了示范区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示范区分院等项目。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作,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以水系建设为抓手,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型示范区。示范区主打“生态牌”,实施引水入城、创森绿化工程,开展“蓝天雷霆”“清水利剑”专项行动,努力营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优美环境。按照“内部大联通、外部大循环”的原则,建设城市水系,打造“海绵城市”,实施了总投资25亿元的生态水系建设工程。目前,引黄入焦干渠正式通水,初步形成了18.5公里的大沙河湿地景观带和灵泉湖千亩水面,新河治理、蒋沟河改造、吴泽湖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加紧实施。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乡村绿化面积710亩,形成路网、水网、农田林网“三网融合”的绿色生态网络。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整合绿化、道路等项目资源集中投向重点村,推进城管职能向城乡接合部农村延伸,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激发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市委、市政府对示范区的发展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目前,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负责辖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党建工作,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管理的完全套合。强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工作,梳理了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推行并联审批,加强全程代理,启动行政服务大厅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初步建成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办事。市委建立了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包工业十大产业推进机制,对示范区提出了每年新上4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的要求。按照省委专题、专案、专业推进工作的要求,落实市委“服务项目不落地、帽子就落地”的要求,示范区建立六项重点工作推进机制,保障各项工作的扎实高效推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