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的孩子上幼儿园中班,每天都有早读,老师会在早读上查拼音和珠算,答不出来或答错会被批评。郭女士说,孩子上大班后学的知识太多,甚至半夜被吓醒还问我加法呢!日前,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表示,将成立巡回检查组,采取随机推门的形式,检查日常保教管理工作,一旦发现存在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将严肃问责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南都渔夫:当下普遍存在的幼儿教育乱象,暴露出的不仅是个别家长深陷急功近利教育泥潭的问题,更是社会学前教育导向畸形裂变的体现。要想扭转此风,幼儿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势在必行。教育主管部门应开门纳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积极吸纳国内外先进的幼教经验和教育理念,及时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大纲并严加监管。
@胜平王大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孩子们的想象力就蕴藏在简单的游戏、填色、编故事甚至做白日梦的过程中。幼儿园阶段是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期”,如果只看到孩子现在能背几首唐诗、能算对几道题的成绩,却忽视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尊重规律,转变育儿观念是时候了。
@菏泽新志:会教的老师帮着学生“消化”知识,不会教的老师按着学生“硬塞”知识。当快乐学习变成噩梦的时候,学生已经严重的学习“消化不良”了。
@方鸣1121:典型的、过激的中国式教育。我们一直在寻找中国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答案来了:我们一直在看我们的教育多么的周全、完备,而不考虑学是多么的无奈、痛苦。期待中国教育大角度、深层次的改革!
@文静1078:谁也不愿意让才上幼儿园的孩子去学小学的知识,现实却是谁家孩子不学习,上学后就可能跟不上,成绩落后,不仅孩子不得宠,就是大人脸上也无光。没办法,学前教育也是为了跟上上学的节奏。如果让孩子减压,没别的办法,就得从根本上改革教育制度,把属于孩子的快乐时光真的还给他们。
@湖南女子学院讲师张闻骥作家:孩子这么小,学习压力就这么大,真的不合适,恐怕会导致孩子非但学不好,反而产生厌学情绪,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怕羞的影子: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禁止在幼儿园进行小学学科的“提前教学”,为什么许多幼儿园对此规定视而不见呢?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出在小学学校要求学龄前儿童必须掌握多少知识才能优先入学。如果小学入学的应试制度不变,幼儿园对学龄前儿童“塞香肠”的教育方式就不可能得到彻底改变。
【下期话题】
两名残障男子的奇迹:绿化荒滩
河北省井陉县两名以低保为生的村民贾海霞和贾文其,一个双臂截肢,一个双目失明,既买不起五毛钱一株的树苗,也用不起除草剂,却互为手眼,在14年时间里栽下了上万棵树。年复一年,承受着冷嘲热讽,付出辛勤的汗水,终于使荒滩变密林。对此,你怎么看?
贾海霞(右)和贾文其互相配合为小树浇水。 (本报资料照片)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