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非
“让孩子多读书好,和孩子一起读书吧。”这是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苏腊香老师经常对家长或同事说的话。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薛瑞萍的《心平气和一年级》,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这些书都告诉人们读书的重要,苏腊香要把书带进孩子们的世界,让孩子们和好书交朋友。
从2009年10月开始,她依托校讯通博客平台和孩子们进行了“师生共写随笔”实验,一边走着,一边摸索,蹒跚前行。自从她接触新教育,自从开通校讯通博客,自从她又开始阅读之后,深深体会到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她想让更多的父母加入读书的行列,想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读书,和书交朋友。她积极行动着。
刚开始,一说写博文她就发怵。后来,在校长的鼓励和程新梅老师的影响下,她有了写作的动力,爱上了读书写博。挤课余时间,她研读了专业书籍《56号教室》《心平气和一年级》,欣赏了《苦儿流浪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生活中、教学中、读书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她写作的素材。到目前为止,她写了400多篇博文,被校讯通推荐160多篇。
她早上领着孩子们朗读经典文章《三字经》《孟子》《古诗七十首》等,营造氛围,让孩子们接触经典文化。午饭后,学生们自己讲故事。每周三下午第三节的读报时间,给孩子们15分钟时间,让孩子们自己读报,接着是交流。孩子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可以谈自己的收获,仿照其中的某篇文章仿写。
为了督促孩子们养成读书的习惯,苏腊香建议孩子们每天读书不少于半小时,坚持写摘抄。在她的督促下,在武帅彤、廉紫月、段佳彤等爱读书学生的影响带动下,班里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爱读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她所带的班连续两届获得书香班级优秀奖;在校讯通第八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中,她的班荣获了书香班级特别奖。武帅彤被评为200期学生博腕,获得“阅读之星”“金牌阅读天使”等称号。黄颖的家庭获得“书香家庭”称号,曹文静、崔学诚被评为“阅读之星”。从校讯通第五届书香班级开始,她连续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和教师启明星。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她认真备课,和办公室的老师交流研讨。读书对她的课堂也产生着影响。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给她信心,让她向最好的老师靠近、再靠近,让她明白教育智慧从读书写作中来;朱永新教授的《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让她更用心经营她的课堂,精心策划主题队会,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组织《不能忘却的记忆》《中秋月儿圆》等主题队会;国庆61周年,组织《把爱国的种子撒在孩子们的心田》队会;10月15日的洗手日,组织活动《正确洗手,有益健康》;为了督促学生说好普通话,开展《中国人与普通话》队会,还组织手工比赛,绝技赛等,让课堂丰富多彩,吸引学生;读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一年级》,让她在课堂上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行走在《小学课堂管理》的田埂上,随《小学课堂管理》打造自己的优质课堂……读书,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让她明白道理,也让她的课堂更润泽。
捧起书的她,深深体会到:读书的人能走得更远。
日出照亮大地,读书清醒头脑。读书吧,让书香浸润生命:明灯常作伴,益书常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