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审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在郑州举行
向着目的地一步一个脚印迈进
市第十一届杰出(优秀) 青年评选活动启动
春来植树忙
孟州市:两张王牌激活集聚潜能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州市:两张王牌激活集聚潜能

作者:本报记者 李 秋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这是靠产业集聚迎来的满园春色:奥森公司总投资10.8亿元的高密度纤维板项目产销两旺;中原内配新型节能环保发动机气缸套和发动机轴瓦项目工程接近尾声,投产后每年将新增出口创汇2亿美元;总投资28亿元的豫农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部分车间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生物农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基地……如今的孟州大地一派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建设场面。

  这是用具体数字抒写的跳动音符:2014年,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36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8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亿元,较同期分别增长了16.8%和26.8%,吸纳就业人员6万余人,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5位。

  孟州的县域经济始终保持着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其强劲动力就来自一项重大决策——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这样诠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举措,充分挖掘发展潜能,打造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随之,他亮出了孟州市产业集聚快速发展的两张王牌:开放、创新。

  孟州市地处内陆,区域狭小,资源相对匮乏。

  但就是这个孟州,连续9年荣获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市,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人均出口额连续9年居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第一位,利用市外资源创造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60%以上。仅2014年就新引进市外项目12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7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65.8亿元,经济外向度达到26%,位居中西部前列。

  这些成绩,皆来源于该市坚持不懈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孟州的开放,体现在思路上。自2006年该市率先启动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来,持之以恒地强化开放意识教育,把孟州放到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去审视思考,明确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发展定位,以重点项目引进和建设为抓手,加强龙头企业扶持,加快主导产业培育,促进金融、交通、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功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该市立足全省谋局,果断运作了投资15亿元的河南德众公共保税中心项目,实现了“关境线搬入企业门口”。今年,该市更将开放的眼光锁定在电子商务上,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并引导和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进行市场营销,力争80%以上限额企业实现线上销售。届时,孟州的开放步伐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疾速前进。

  孟州的开放,体现在平台上。要开放,平台优势不可或缺。目前,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以打造“千亿园区”为目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构建起了“一区多园”的基础框架。该市产业集聚区自2013年以来,连续两年入围全省“十强”,被评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示范集聚区、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成为该市对外开放的主平台。与此同时,该市在集聚区内有序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石化产业园、豫农生物产业园、皮毛产业园、电镀产业园等“十大园区”建设,不断提升孟州对外开放的平台优势。河南德众公共保税物流中心就位于该市产业集聚区内,是全国第22家、全省第2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该中心可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保税存储、出口退税、转口贸易、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从海港码头的内陆延伸到“境内关外”的无缝对接。依托保税区,该市的商贸配套区平台、国际农产品交易平台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孟州的开放,体现在产业上。孟州按照省里提出的“一个产业集聚区不能超过三个主导产业”的要求,重新选定产业布局,集中精力打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和生物化工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在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产业上,已形成以中原内配、中原GKN两家企业为龙头,中原活塞、飞孟激光再制造、嘉陵公司、三丽电源等7家企业为骨干,银星制动器、纳宝车业等29家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在生物化工产业上,已形成以广济药业、金山公司两家企业为龙头,华兴公司、华兴生物、金玉米、河阳实业、鑫源公司等10家企业为骨干,以金海化工、鸿基生物、世博生物等25家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皮毛加工和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集聚优质产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该市先后实现了与英国GKN,美国康明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合资合作,与美国UGG、COACH、LV等50余家知名品牌公司的产品合作。2014年,该市两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4.3亿元,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生物化工两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

  孟州的开放,体现在环境上。自2007年起,孟州便提出了“用硬手腕打造软环境,把软环境打造成硬资源”的“环境品牌”理念,以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努力打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七个一”工作机制、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项目建设全程跟踪服务,公开述职、“一线工作法”以及“六通一平”、企业安静生产日、效能服务连心网、外商服务一卡通、民生热线和效能投诉电话等,成为孟州环境的试金石。在改善硬件环境上,该市先后投入资金21.5亿元完善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九纵五横”道路89公里以及雨污管网、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职工公寓等设施,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0.23平方公里。同时,还启动建设了铁路专用线、综合服务中心、公租房、集中供气等配套设施,使集聚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如果说,开放让孟州产业集聚区与世界互联,成就了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那么,创新则成为驱动孟州产业集聚区不断做强的引擎。

  在这里,科技创新的成就被不断刷新并超越:成功打造了中原内配汽缸套、广济药业核黄素、隆丰皮草羊剪绒、大地合金超硬材料4个“世界第一”,培育了华兴公司、大地合金等近30家新型高科技企业;拥有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和5个河南省著名商标,中原内配、隆丰皮草、飞孟公司、泰利杰公司、广济药业等5家企业还成了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核黄素生产技术被列入国家禁止出口目录;2014年,孟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把成果做成产品、把产品做成品牌、把品牌做成标准,我们要依托创新驱动抢占行业制高点,在世界叫响‘孟州制造’。”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英杰信心十足地说。

  这分承诺是勇气,是信心,更是对孟州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的自我评定。

  没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聚区就没有生命力。围绕科技创新力,该市着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向高新区的转型升级——

  连续加大科技投入。近年来,该市相继出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建立了多层次科技投入机制,5年来该市财政投入资金连续保持两位数递增,并且市财政还拿出5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基金,鼓励、引导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引导鼓励集聚区企业自主创新。2014年孟州本级财政拨款就高达559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经费支出也高达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4.2%。

  完善集聚综合功能。目前,产业集聚区内建成创新产业园1个,汽车零部件科技服务中心和绿色生物科技服务中心2个,海外研发中心5个,拥有国家级创新机构2家、省级行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家、地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7家,涵盖机械制造、精密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同时,中原内配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兴公司、泰利杰、飞孟公司、大地合金、广济药业建立了博士后研发基地,该市已形成“一站五基地”的招才引智平台。

  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目前,该市产业集聚区内具有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4625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22.7%,其中引进外籍专家和高端人才480多人,而从美国GE公司引进的博士陈铮被聘为大地合金公司总经理,入选河南省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科技扶持力度的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大量高端人才的引进,为产业集聚区向科技创新型转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2011年,该市产业集聚区成功跻身为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自此,孟州走出了一条以科技拉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清晰路径,初步形成了以中原内配为龙头的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大地合金为龙头的超硬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华兴为龙头的生物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广济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群;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也在科技创新的助力下振翅高飞。

  未来已来,前景可期。到“十二五”末,全市两大主导产业总产值将突破500亿元,两大特色产业总产值将突破200亿元,率先打造出焦作地区首个“千亿园区”。承载着这个美好愿景和使命担当的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将继续策马扬鞭,跃进转型提升的新一个春天!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