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屋后、街道两侧、广场周围,一排排小柿树整齐划一,迎风站立,生机勃勃。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而孟州市谷旦镇柿园村今年的春季植树行动要比往年更早一些,并且种植的都是柿树。
“俺村在年前就召开了两委会,商量着春季植树的事了,并决定由党员干部带头,清理出准备种树的具体地段,联系树苗。这不,农历正月初六,年还没过完,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开始上阵挖坑种树了,1000余株柿树用了不到10天时间就种妥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强笑着说。
为啥选择种植柿树?
柿园村名的由来,就是缘于过去该村有种植柿树的传统。今年,该村结合推进美丽乡村长效机制建设,将具有一定观赏性和经济效益,又与村名相呼应的柿树作为栽植树种。
这次植树,村两委会自筹资金6000余元,购买了1000余株柿树苗,采取统一购买树苗、统一确定植树位置的方式,发动村民在村内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等划定的责任区内自行挖坑、栽种,规定群众房前屋后自行种植的柿树所有权归群众。这样一来,不仅群众种树、管护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也有了保证。
“在村内种植柿树,不仅延续了俺村种柿树的传统,还美化了村里的环境,可以说,大伙都是带着感情去种的,都可高兴哩!”63岁的村民刘金良谈及前些天的种树时颇有感触。
“下一步,俺村重点是引导群众做好树苗的管理、养护工作,预计三年后柿树就可挂果,力争五年左右时间,让群众见到经济效益,到那时,全村大街小巷柿树上挂满了黄灿灿的柿子,肯定可漂亮。”刘国强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