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富力杯”第一届广州市中小学足球联赛市级决赛鸣哨开赛,广州市副市长王东为比赛开球。校园足球发展,在政策上会有何支持?王东在24日的校园足球体教结合工作现场会上透露,发展校园足球不能太功利,足球踢得好不会在中、高考中加分,但各所学校可以考虑招收足球特长生。
(据《南方都市报》)
正如广州市副市长王东所表示的,发展校园足球既强壮体魄,又培养刚毅坚强的品质,同时也能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而强壮的体魄是学生日后能够更好地自我发展以及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基础,刚毅坚强的品质与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学校应当注重对学生培养的品质与精神。而以往由于学校重视不够、场地与师资不足等原因,各地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得尚不够,所以,现在加大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力度,强壮学生的体魄,培养其刚毅坚强的品质与团队合作精神,确有必要。
不过与此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发展校园足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其良好品格养成,而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毕竟是向学生传输科学文化知识,令其日后成为对国家与社会有用之才。而具有足球天赋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对其中、高考加分,对其他不具有足球天赋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公。而具有足球天赋的学生也完全可以通过进入各类运动队方式,充分施展自己的足球才华,而不一定非要对其给予加分奖励。
此外,“足球踢得好”也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尽管可以看学生参加各类足球比赛的成绩,但是只要足球踢得好可以加分,就难免会有部分学生家长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谋求加分,从而令教育公平受到损害。近年来其他类别的体育加分时有弄虚作假丑闻爆出,实际上已经对此发出了警示。
为了维护与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已经对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各地也在大力削减地方性中、高考加分项目。在这种情形下,严格限制增加中、高考加分项目,显然是防范加分项目反弹、维护教育公平的必要之举。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州市学生足球踢得好不加分,无疑是明智而理性的态度,值得其他地方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