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谢玉安同志任焦作市委副书记
张文深同志不再担任焦作市委副书记职务
把责任牢牢地扛在肩上
让古法绞胎瓷重放异彩
博爱:水润城乡好景象
导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古法绞胎瓷重放异彩
孟凡斌作品“龙凤立壶”获中国——加拿大文化节金奖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董柏生)近日从“中国绞胎瓷之都”修武县当阳峪传来喜讯,中国当阳峪绞胎瓷研究所所长、孟家瓷坊掌门人孟凡斌的古法绞胎瓷作品“龙凤立壶”获得中国——加拿大文化节金奖。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的孟凡斌,自小与炉窑旧址及河沟里的古瓷片为伴,逐渐对绞胎瓷的制作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1985年,从部队退伍的他萌生了“复烧古瓷、还绞胎瓷本相”的念头,先后到广东佛山、河北磁县、江西景德镇等地寻陶瓷之业,拜陶瓷专家,学制陶技艺。

  历经多年潜心钻研和千万次试验,孟凡斌完全掌握了绞胎瓷席编纹、羽毛纹、菊花纹、麦穗纹等传统纹理的编织技法,2005年建起孟家瓷坊,正式开始了古法绞胎瓷的研发烧制。他采用古法当阳峪绞胎瓷技艺设计并制作的作品获得了旅游商品全国创新大奖赛大奖,孟家瓷坊也被省文物局认定为文物复制、研发、生产基地。消失800多年之后,绞胎瓷又在她的故乡当阳峪悄然崛起,并以独特、瑰丽的面貌和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重新独步天下。

  “绞胎瓷,通常是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富含矿物质的泥土,分别制成泥条,将泥条手工编绞在一起后,直接成形,或切片拼贴、镶嵌粘接,每一件都是表里如一、内外相通对称、不可复制。古法生产的绞胎瓷器,都要经过108道工序,经过多次高温烧制。像这件泥编的‘龙凤立壶’,就有2万左右个接口。”孟凡斌说。为了保证当阳峪绞胎瓷的特有品质,孟家瓷坊所用原料都要从当地采挖。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孟凡斌不断探索发展,已先后研发出绞胎瓷、绞釉瓷、剔花瓷、雕花瓷四大类300多个品种,并突破绞釉技术,开发出具有水墨、泼墨、油画、山水画风格的绞釉瓷作品,既承古瓷之妙意,又具创新之佳韵,许多作品成为国礼。①2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