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见习记者 赵颖祯
以电商产业为代表的新业态“点亮”经济新常态,无疑将成为我市转型升级路上的一种常态。那么,如何看待我市方兴未艾的电商产业的当下与未来?日前,记者走进了我省首家特色O2O线下展馆——怀庆府O2O电商体验馆,采访了怀庆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马卫东。
“2015年,焦作电商产业迎来了春天。”马卫东开门见山,丝毫不掩饰内心的兴奋。在这之前,拥有“协盛全”这一“四大怀药”百年老字号的怀庆府公司已以怀药文化为切入点,在电商之路上执着地走了四年。2013年,怀庆府公司成为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马卫东受邀参加河南电子商务名企CEO访谈会。同时,其旗下的河南鑫地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也成为我市唯一一家拥有有机转换产品认证企业。
因其热爱,而不讳言。马卫东坦言,焦作电商产业的腾飞,仍有几个瓶颈亟待取得突破。
其一,人才瓶颈。马卫东说,由于当前焦作对电商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规划,特别是目前电商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商人才的招聘更加容易,但人才的结构性短板依然存在。比如,电商人才需要改变思路,先不要奢谈平台建设,而应该先走进来再说。“培育与复制能够独自运营的电商人才,是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效应最大的一个方面”。
其二,模式瓶颈。马卫东认为,无论是区域性电商,还是非区域性电商,其行业本质都是在做服务。目前,焦作的电商群体已有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焦作电商产业的发展不是依靠,而应是依托大平台,帮助本地小微电商逐步变强、变大。特别是针对某些企业只是把原有传统的营销模式搬到了互联网上的这一现象,更需要专业团队的进入,帮助企业打造真正符合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
其三,融合瓶颈。“电商产业是融合性发展,而不是抗拒性发展。”马卫东说,电商产业之内,同行也能成朋友。一个电商产业基地和园区,不仅可以实现差异化的互补,还会衍生出专业的客服、美工、摄影等服务产业。特别是物流服务,也许一家小型的电商企业,因体量小而使得物流的质量和速度很难保证,那么一个电商产业基地的体量则完全可以实现物流服务的提升。这就要求电商产业基地在招商引资时,要科学规划,实现产业业态的相互融合发展,以共同分担可变成本,进而具有成本优势。
其四,服务瓶颈。“互联网思维完全可以从很小的产业缝隙里衍生出一个新的产业来,这正是电商产业的魅力所在。”马卫东说,但电商产业的这种膨胀特性也可使经济发展中的“蝴蝶效应”无限倍扩大。所以,下一步应尽快成立筹备中的网络营销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整合作用,对接拉长电商产业链条,并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基金,通过运作仓单质押等新的融资方式,解决中小微电商的融资难题及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