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政治上尊重 思想上关心 生活上照顾 精神上关怀
同心协力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
孙立坤会见万达集团发展中心总经理
谢玉安专题调研我市重点项目建设
步调一致才能胜利
挂职锻炼党外干部座谈会召开
我市六一将首演儿童剧
图片新闻
温县:“三型”园区创建促升产业
春季养生怎么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县:“三型”园区创建促升产业
本报记者 詹长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提到产业集聚区,人们脑海中可能会出现杂乱无序的景象,但如果你来到温县产业集聚区,这种传统观念就会被颠覆。

  3月13日,初春的古温大地,处处花红柳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新、老蟒河环绕的温县产业集聚区内,但见天蓝水清、树绿路畅,行走其中,感觉像在欣赏一个美丽画廊,让人心旷神怡。

  “不了解底细的人,根本不会想到,原来这里只是一片黄河滩地。”该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焦海东说。据介绍,多年来,该集聚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自始至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规格绿化亮化,开展新、老蟒河生态整治,建设景观水系,创建生态型园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强区之路,坚定不移创建科技型园区;多渠道征求企业意见,千方百计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创建服务型园区。“三型”园区创建,让这里成为我市最具活力、最具生态、最宜居住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完善的设施……该集聚区引得投资数亿元、数十亿元项目纷至沓来,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截至目前,该集聚区已入驻企业190家。去年,该集聚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6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4亿元、税收3.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65.8%;主导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28.3%,占区内比重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76.2亿元,同比增长25.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55.8%;从业人员18452名,同比增长29%。同时,该集聚区先后荣获“河南省最具投资法治环境产业集聚区”“国家科技部中国创新驿站河南省区域站点”等称号。

  创建生态型园区,高标准规划是引领。2003年,温县解放思想、创新优势,作出一项惊人决策:利用滩区近10万亩国有非耕地的突出优势和温县独特的区位、电力等优势,以及机械制造、制鞋、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优势,在昔日不见人烟的广袤滩地上建设产业集聚区。

  荒滩造城,既需要胆略,更需要智慧。“对于温县而言,建设产业集聚区无疑就是建设一个崭新的工业发展特区,科学规划和硬件设施建设一定要跟上。”焦海东说。为此,温县坚持高标准规划,按照“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战略,先后完成了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等,实现了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的“五规合一”,打造我市规划最完善、布局最合理的产业集聚区。

  截至目前,该集聚区已累计投入资金17.2亿元,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通车总里程102.8公里,供排水、天然气、通信等各类管网长达350公里,还建成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3座,形成双电源双回路的供电格局,实现了水、电、路、气、通信的全覆盖。同时,建成员工公租房800套,开通连接城区和集聚区的城市公交,园区内的商务、金融、物流、餐饮、医疗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

  该集聚区还通过做好水文章、做好绿文章、做好环保文章来做优生态环境。“做好园区内的生态建设,我们优势明显。”该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欢指着不远处正在进行园林养护的工人说。据了解,新、老蟒河从这里穿过,成为其生态环境建设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集聚区对园区内水系进行了系统规划,全部建成后,老蟒河将形成150米宽的水面,新蟒河将形成200多米宽的水面。此外,该集聚区专门成立了城管中队,定期对道路两边的树木花草进行修剪、浇灌,并开展了“拆墙透绿”活动,保持集聚区整体的绿化美化。

  创建科技型园区,科技创新是支撑。该集聚区利用温县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人才优势,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园区内研发机构为依托,促成了河南福沃重工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建立河南中轴集团院士工作站、河南兰兴电力施工机具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合作建立河南省电力机械装备院士工作站、河南京华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工商学院合作建立国内首家咸味食品香精院士工作站。另外,中科富兰特股份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也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筹建院士工作站。

  有了这些院士工作站的智力支持,该集聚区建设科技型园区的底气更足了,实现了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结合自身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强势产业,该集聚区招来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高新企业。仅去年,该集聚区就引进项目36个,总投资165.1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8个、1亿元以上项目23个,主要有总投资10.2亿元的河南柏元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5万吨新型保温材料项目,总投资10.2亿元的温县金德福食品有限公司年产35万吨挂面、20万吨面粉、8万吨杂粮项目等。目前正在洽谈的项目有43个,总投资112亿元,主要有总投资10亿元的旗牌王服饰有限公司北方服饰生产基地、总投资6亿元的河南成汇实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烤肠项目、总投资5.6亿元的河南大咖食品产业园项目等。
    同时,该集聚区大力培育知名品牌,建立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河南利伟生物科技公司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中甾体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重大研究项目,河南宝隆实业和陕西科技大学合作研发的水性合成革填补了国内合成革的空白,河南祥曌精密薄板有限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合作研发的热镀纯铝板技术属国内首创、世界领先。截至目前,该集聚区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企业1家,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15个,省、市各类技术中心23个,省、市高新技术企业3家,各类发明专利105项。
    创建服务型园区,优化服务环境是基础。该集聚区实行首问负责制,自项目立项审批到入驻,由专人全程负责;温县各职能部门在该集聚区设立专门办事窗口,推行“一站式”服务,并设立金融网点、治安警务区等,健全服务网络,实行联席办公会议制度。该集聚区还相继建立了项目准入、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税收管理、企业管理、环境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积极推行产业布局统一规划、企业用地统一调配、入驻项目统一审批、财政税收统一核算、基础设施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管理模式。
    一项项举措,化为一张张“环境名片”,吸引了许多企业来此投资兴业。河南中科富兰特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河南昌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平焊热卷法兰及管桩端板制造企业,位于巩义市工业示范区,占地100亩,原有场地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该公司董事会成员在考察多家产业集聚区之后,一致认为温县的交通区位、招商政策、基础设施、发展环境、服务等方面都不错,决定到温县投资发展。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温县产业集聚区,所有职能部门人员到企业调研、监督、检查,从来不给企业添麻烦。
    该集聚区还开通了企业服务微信平台,定期发布企业用工、行业动态、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等信息,强化了企业服务,方便了企业交流。“集聚区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着力打造环境品牌,实行了一系列招商、安商措施,目的就是让企业腾出全部精力创业发展。”焦海东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