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按中国老百姓的传统习俗,要在清明之日外出祭祖、扫墓、踏青祭拜逝去的亲人。时下,有不少人改用花圈、花篮祭奠亲人,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对焚烧冥币、纸扎情有独钟,这样的祭奠方式非常危险,极易引发火灾。
清明节前后,气温回升,风大物燥,历来都是火灾的多发期。从气候条件来说,清明时节正是春风大作的季节,花草树木又处在复苏阶段,山林野地多枯草残枝,燃点极低,一旦粘附纸钱等焚烧残留物或散落的火星,极易在风力作用下引发大面积火灾。从目前墓葬的分布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设在郊外山林附近,有不少直接设在山林内,人们在祭祀时点燃纸钱、纸扎后如果没有将火种完全熄灭,余留的火种一旦引燃边上的枯叶、树枝,极易酿成火灾。所以,需要使用明火烧纸钱等物品时,要圈定阻燃围栏或挖掘深坑进行。祭烧物品结束后,可在纸灰、蜡烛上洒水,并在原地等待10分钟,确认火源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笔者认为,缅怀与追思的方式应创新,比如,在微博、微信上写点感想与见闻;用鲜花拜祭、种树拜祭等绿色祭祀取代传统祭祀,缅怀亲人;登录文明祭扫网站,写天堂寄语祭文等方式寄托对逝去先人的哀思。这既可象征重生,也可节约资源、净化环境。采用这种环保的方式不仅纪念了亲人,保护了环境,还能移风易俗、端正社会风气,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