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体育 上一版3
徐峥将推出《港囧》
《狼图腾》电影热映
大S心系女儿暂不复工
韦少 发威雷鸣逆转 哈登 给力火箭擒敌
辽宁省体育局 就姚景远举报事件展开调查
德国胜格鲁吉亚
《三更》系列惊悚片推出第三部
美国人抱怨美版《甄嬛传》压缩过度
《疯狂外星人》北美首映列榜首
梁文博首轮出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狼图腾》电影热映
但我们是否如此需要狼性?
作者:新华社记者 刘 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随着《狼图腾》电影热映,关于狼性文化的讨论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一如当年《狼图腾》小说掀起的热潮。文学和影视作品所塑造出的狼性,锲而不舍、傲然挺立、目标专一、团结勇猛,狼成了风雪中顽强拼搏的斗士,成了一种魅力十足的精神图腾。关于弘扬狼性文化的声音,也如众狼的号叫,久久回荡,不失强音。

  狼性到底是什么?恐怕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从古代传说、童话故事和《动物世界》不难看出,野生世界里和人们记述描绘中的狼有股“野、残、暴、贪、冷”的劲儿。但在成功学人士眼中,狂野意味着魄力,残暴代表着无畏,暴虐是攻坚克难,贪婪是不倦追求,冷酷则是保持神秘,连同狼群表现出的纪律性,这些野性统统变成了支配人走向成功的狼性。

  狼性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当今人们对于狼性的认可和呼唤越来越多。狼性文化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有着一定可借鉴的元素,以坚韧、敏锐、勇敢、智谋等为代表的狼性文化与人性文化的结合在某些领域确实创造出了不一般的成果。

  但追求和弘扬狼性的路上,一些情况让我们不忍直视:校园里的你争我夺,生意场上的你“死”我“活”,职场上的你输我赢,老板口中的绝对服从,甚至是家庭中的冷酷无情,种种打着狼性旗号而走进公众视野的现象,让我们不禁质疑,难道所谓的狼性文化,真的就是狼爸、狼妈、狼老板、狼老师、狼同学、狼同事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残酷的现实?

  虽然一些极端的个案中存在狼性被曲解、误用、跑偏或者无限放大,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人对于狼性的片面追求和强调,但这恰恰说明,社会上存在着狼性文化生存的沃土。所以,我们是否如此需要狼性?

  不可否认,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没点狼性恐怕还真不行。所谓的狼性好比潘多拉的盒子,从它进入人们视野开始,便迅速传染了每个角落,无竞争不立足,无厮杀不生存,为了发展而谋划,在合作中各取所需力争上游,每个人似乎都为了心中狼王的位置而不停打拼。

  但狼性似乎与国人的传统性格有些格格不入。我们从小便受到温良谦让的教育,存仁心,行善举,方方面面要替人着想,与人方便,更别提残忍地拼杀,宁可饿死也不做无情无义之事。虽然这多少有些极端主义的影子,但这是经过千百年先哲智慧编织成的国人性格。至于狼,先人们要么不提,要么就是辜负人性光辉的反面教材。

  有人把传统的温润仁厚的性格称为“羊文化”,认为这种性格形成了气质悠然的东方神韵。但有人也觉得这种文化性格成了绊脚石,甚至有人认为其成了落后衰败的主因。于是,狼性文化被看成是寻求突破、发展壮大的“强心剂”。

  狼也好,羊也罢,动物身上精神和秉性都要辩证地看待。我们在考虑社会所需的文化支撑时,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发展和强大的动力,也需要保持优秀的文化基因,别丢掉我们原本大气温润、仁慈友善的迷人面目。当然,不是要否定狼性,而是希望看到狼身上一些正能量的元素能被发扬,对健全发展带来补益之用,而不是把狼放光的双眼神化成黑暗中最美的光。

  (新华社长春3月30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