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3月29日,记者在大沙河带状湿地公园采访时看到,清澈的河水在芦苇、蒲草、红柳等生态水生植物中流淌,雪松、火炬、红叶李、百日红等各类乔灌木把两岸绿化带装点得更加秀美,一朵绽放在大沙河上“城市水系之花”,已露出醉人的风采。
大沙河带状湿地工程从大沙河出山口至南水北调倒虹吸,全长12公里,主要包括主槽清淤疏浚、生态护坡、两岸堤防加固和新筑堤防,治理范围内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其中焦温高速至南水北调倒虹吸段为50年一遇。
大沙河带状湿地公园是城市水系建设重要内容和关键性工程,也是我市重点生态建设项目。该公园是一处立足于我市城市环境与历史文脉,联系城市与郊野区位特征,以自然疏朗的植物景观为主体,反映河道生态和亲水特征的野趣公园。它的建成,将为市民提供健康、舒适、活泼的休闲及运动场所。
市水利局副局长祝远峰说:“大沙河带状湿地公园分为生态观赏区、水景观赏区、水天一色区和亲水休闲区,其中精品打造水天一色亲水游园、田园风光游园和荷塘垂钓游园。该工程于2013年10月开工,去年年底一期主体工程完工,湿地景观效果初现。”据了解,该公园绿化带总长度9000多米,两侧各50米宽。绿化带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新建道路包括一条紧邻河坡、5米宽、以休闲步行为主的堤顶路,一条4米宽、可供户外爱好者骑行、在林间蜿蜒穿行的城市绿道;在焦克路、人民路、丰收路主干道两侧设置了6处生态停车场;种植高大乔木和花灌木等景观林,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效果;从出山口到焦克路以芦苇、红柳为主,人民路两侧以水面为主,高速公路两侧以宽水面为主,高速公路以东以油菜、向日葵为主,南水北调附近以荷花为主。
记者从市园林局了解到,大沙河带状湿地公园全长9800米,工程总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河堤外苗木种植、道路广场、设施及土方、地形塑造、垃圾清运等内容。截至目前,已完成堤外地形绿化,共计栽植雪松、火炬、红叶李和百日红等各类乔灌木17万株,占绿化总任务的80.2%。完成焦克路以北和丰收路以南部分健身绿道修建,占总工程量的50%。为提升大沙河带状湿地绿化景观效果,还将在绿化带两侧增加管理房、公厕和亮化照明等设施,完善游园基础设施,方便游人游园,该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大沙河带状湿地完善提升工程,眼下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中。”市水利局重点项目组工作人员杜明星说,“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要完成河道治理建设及水草种植,开工建设出山口上游沉淀池、引丹入焦直送灵泉湖渠道及朱村矿引水等二期工程。通过实施河槽扩挖、局部河底防渗、砌筑挡水堰等工程措施,优化绿化结构,对12公里带状湿地进行完善提升,强化湿地水体净化功能,打造多样的水景观和亲水平台。”
祝远峰说,该公园全部建成后可形成宽146米至300米不等的水面,一步一景,滩、潭、花、草景观多样,堤外是50米绿化长廊、4米至6米宽的绿色国际自行车赛道,河道内栽种芦苇、蒲草、荷花、红柳等生态水生植物,可形成生态体验区、水景观区、水天一色区、荷塘垂钓区和亲水游园、田园风景游园等美丽景观,为市民提供郊游、健身的好去处。该公园建成后,不仅对大沙河水质能起到净化作用,而且还能改善周边生态、美化市民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