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亚洲博鳌论坛首日,一场题为“政商关系新生态:君子之交相忘于江湖”的分论坛备受关注,围绕“如何理解政商关系新生态”“在高压反腐的常态下,政商关系将何去何从”“为了与商人保持距离,有些官员变得懒政怠政,怎么办”,这些问题,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官商既不能“勾肩搭背”,也不能“背对着背”,而要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各得其所。
官商交往要有道
公职人员违规经商或在企业兼职,领导干部与商人交往过密,甚至违规插手商业活动、向企业输送利益……今年和去年的中央巡视整改清单暴露出一系列官商勾结、以权谋私问题。随着反腐深入、简政放权以及依法治国的步步推进,如何建立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政商关系亟待破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构建良性的政商关系有过多次表述。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原则必然会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缠绕着党员干部,“温水煮青蛙”现象就会产生,一些人不知不觉就被人家请君入瓮了。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说,现在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腐败问题频发。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问题突出。有的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都敢贪敢挪用,而且拿这些钱来行贿买官,群众的“保命钱”成了干部的“买官钱”,发达地区通过工程项目建设搞权钱交易,贫困地区贪扶贫救济的钱,恶行令人发指,查处惩戒力度还要加大。
《秘书工作》杂志2014年第6期摘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文。其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有的领导干部跌入腐败犯罪的泥坑,原因就是交友不慎。孙悟空把唐僧放在那,用金箍棒画一个圈,妖魔鬼怪就进不来了,自己要给自己画一个圈”。
用制度消除没有原则的政治与没有道德的商业
官商交往要有道,何为道,如何有道?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在场嘉宾的热议。有企业家“吐槽”,现在政府官员难见了,甚至连一些正常的合法的事情也难办了,反而让企业的发展遇阻。这样的官员,如果不是在理解中央精神时出现偏差,就是想以此做挡箭牌,给惰政怠政找借口。不让官商勾肩搭背,禁止的是钱权交易、权力寻租、利益输送,而不是要把政商之间隔绝隔离。
经济要发展,政商交往要有度。有专家表示,政商关系可以“近”但不能“粘”,“道”即规则,是治理政商关系之本。新型政商关系的建立,应将焦点集中于技术层面的制度设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构建官商关系新常态,必须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权力边界,把大力反腐与深化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相结合,才能彻底铲除腐败土壤,进一步夯实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真正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这也为建立健康政商关系提供了新的参考。
建立健康新型政商关系必须处理好权力与市场、权力与企业的关系。“政府必须简政放权,还要把法律作为一个底线来确定关系的基本框架。”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龙永图说,长期以来,中国官员和企业家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政府官员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权力,包括资源分配权和审批权。如果不真正简政放权,企业和政府的关系肯定是不平等的。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钱颖今年两会期间也表示,要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关系紧密型”转到“保持距离型”,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从参与型转到服务型,既减少政府腐败,又把企业解放出来。
对领导干部权力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是官商勾结产生腐败的根源,需要切实规范权力运行。龙永图表示,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要建构一套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用制度来消除没有原则的政治与没有道德的商业,回归权力和商业的本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说到底,政商关系就是类似于裁判和球员的关系,双方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混为一体,应该有底线、有距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表示。
诚如专家的建议,近年来,中央不断出台政策筑牢政商勾结“防火墙”,比如清理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规范离退休干部在社团的兼职,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培训项目,规范领导亲属经商办企业等。另一方面,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同样,企业也有一张“负面清单”,让企业知道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这种法治上的努力,给出官商交往的制度遵循,为塑造透明、公平、公正的良性官商关系保驾护航。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信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