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已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在互联网大潮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以及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都无法置身事外,因为错过互联网意味着错过时代机遇。那么,何谓电子商务?如何在新常态下发展电子商务?目前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4月1日下午,记者采访了焦作师专外国语学院院长、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郭卫民。
“简单来说,电子商务就是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网络里的近在咫尺。”郭卫民一语道出电子商务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相关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已经步入快车道,省政府和我市也先后出台了发展电子商务的相关文件,政策推动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这些制度红利将极大地释放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如何提高电子商务发展质量、促进电子商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上,我市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电商基础设施、行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本地电商专业人才匮乏等。总体来说,我市电子商务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郭卫民认为,焦作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和内陆重要开放城市,电子商务业取得迅速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尽快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电商生态圈,积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各类要素。这就要求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紧密合作,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走开放、创新和融合的路径。
首先,电子商务是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改造传统的商业流通业。对政府而言,发展网络零售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和基础设施,推动本地的零售业、批发业、社区商业、外贸、制造业、本地生活服务业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要不断创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机制,加大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以提高电子商务的专业化、细分化和规范化程度。
其次,传统企业做电商,要抓主流生意,关注发展趋势,以自身为主和从实际效果出发来选择电商平台和网络营销工具,不要人云亦云,切忌追风。具体而言,传统的大型企业要学会应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自己的IT系统由独立运营走向互联网化,前端连接消费者,后端连接CRM等管理系统,从而提高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对传统的中小企业,要学会借力经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用学习和智慧弥补经验与资本的不足。
第三,对学校而言,要完善电商实训基地建设,采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通过与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有效整合人力、技术、生产与资本等社会资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急需的战略、系统、运营、支撑和组织层面的各种支持与服务,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本地电商人才。
展望未来,郭卫民说,电子商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蕴含巨大发展机遇,相信经过各方努力,焦作必将探索出一条适合内陆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途径,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注入新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