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9时许,离清明节还有数日,山间雾气蒙蒙,不少市民来到市凤凰山陵园扫墓。据陵园工作人员统计,该陵园当天的人流量就达千人之多。“今年,采用鲜花、网络等方式祭奠亲人的市民比往年增加了不少。”该陵园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一踏进陵园大门,只见滚动的字幕提醒市民文明祭扫。陵园附近,摆满了卖鲜花的商贩。“今年买鲜花的人比往年都多,我们的生意挺好的!”卖花的王女士告诉记者。
从深圳专程赶回焦作祭祀的谢先生,手捧一束康乃馨,来悼念过世的父母。“相对于烧纸来说,我觉得鲜花祭奠是一种最能表达敬意,且更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谢先生告诉记者。
“为了引导市民文明祭祀,三年前该陵园就斥资一万元购买了康乃馨、菊花,并组织志愿者在入口处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目的是倡导大家移风易俗,由实物祭祀转向对逝者精神文化上的传承。”该陵园负责人成全营说。
4月2日17时许,记者登录焦作市凤凰山陵园官方网站,发现在互联网上祭祀,可以选择鲜花、祭酒、点烛、上香等方式,并且可以留言,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记者看到,李先生于2010年在陵园网站为逝去的母亲建立了个人纪念馆,网页上挂着母亲生前的照片,家庭成员和母亲的好友都可以在网页上留言,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文字中。“大家都可以用网上祭祀的方式怀念逝去的亲人。”李先生说。
“在网络平台,大家可以不留真实姓名,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了新的想法可以随时在网站上留言。对于路途遥远,不能回焦作祭祀的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哀思既方便,又环保。”成全营说。
当然,要使祭祀新风尚刮成流行风,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多方努力。当天上午,在陵园外,记者就闻到了阵阵烟味,陵园内烟味更浓。
“扫墓哪有不烧纸的?多少年的习俗了,咋能说变就变?”不少市民对记者说。“传统习俗很难改变,有些人不但献花,还要烧纸,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了环境卫生。”成全营说。
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因为陵园里树木较多,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陵园工作人员为前来祭祀的人提供了专用铁桶,让大家在铁桶里焚烧纸钱。
据了解,3月15日至4月15日,我市殡葬系统开展了“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主题宣传月活动。市民政局社会科副科长陈汉长介绍,一些人渐渐接受了新兴祭祀方式,大家可以利用清明节家庭聚会的时机,讲讲先人的经历,提醒晚辈传承先人的优秀品德等。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清明将至,请大家文明祭祀,确保安全,自觉抵制丧葬陋习,采用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过一个绿色、环保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