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恶心了,去实习的工厂要我们打扫厕所,居然还要求我们喝厕所的水。”日前,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在江苏常州实习的某食品公司在入职培训时,居然要员工喝下洗马桶的水。该企业回应称,这只是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养,并没有强制员工喝下去。
(据《新华每日电讯》)
“喝厕所水”的典故,源于日本内阁大臣野田圣子的故事:她凭着喝下自己清洗马桶的水,从一名酒店白领当上了日本内阁大臣。作为严格考核员工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被一些企业引用且发挥到了极致。
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如今一些企业招聘、培训员工的花样层出不穷,很多都是效仿国外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认为这不仅能考察员工的业务能力,更能考验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全面考察是好事,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但也要注意吸取精华,丢掉糟粕。
对此事件,我们希望这只是公司自我炒作的一个噱头。因为,第一,从人权上来说,该公司的做法是对员工人格的不尊重,甚至是一种侮辱。第二,放眼世界五百强企业,没有哪家企业的老板让自己公司的员工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第三,公司业绩的好与坏、员工敬业与否,与喝马桶水没有丝毫关系。因此,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即这样做只是为了博取人们的眼球,引起媒体的关注,从而达到公司出名的目的。
走笔至此,笔者还想说的是,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老板的文化,而采取这种极端荒唐的方法,绝对创造不出和谐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即使能获得暂时的成功,最终也摆脱不了企业发展的后遗症。
诚然,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固然是好事,但一味照搬别人的模式实属东施效颦、可笑至极。笔者希望各位企业家别再哗众取宠,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真正探索出一套适合本企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方案,别再把奇葩创意当成企业创新文化来标榜、炫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