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群众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不就是想通过实实在在的环卫工作为自己营造一个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环卫处的工作职责就是打造整洁干净、让群众满意的人居环境。只要我们履职尽责、踏实工作,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4月3日上午,中站区环卫处主任仝复宝向记者谈及环卫工作与群众生活的关系时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站区环卫处牢记职责,深刻领会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义,密切群众、深入群众,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为人民服务。该处对照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职责;依照《服务工作一线法》,定期深入一线调研,零距离、多渠道倾听一线工人和群众的心声,掌握工作中的问题;加大设备投入,提高工人福利待遇,营造全民参与环卫的氛围。
该处连续八年在城区环境卫生检查中名列全市五城区第一,是全国首家引进环卫流动服务车、全市首家引进电动垃圾运输车的单位,并且是我市唯一一家荣获“河南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
强化科技环卫
为做好环卫工作,中站区环卫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环卫设备,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加大机械化作业面积,才能更好做好环境卫生工作,为群众营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生活环境。”仝复宝说。目前,该处先后投资近5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首座垂直压缩式中转站,有效杜绝了垃圾收集和运输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降低了运输费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投入10万余元,率先在城区主干道上安装了地埋式果皮箱;投入2万余元,购置了环卫电动快速保洁车;投入15万元,引进10辆环卫电动三轮垃圾运输车,改变了靠人力拉垃圾的历史。
更新、完善公用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该处投入近30万元对旧公厕和垃圾中转站进行升级改造,投入40余万元为该区工业集聚区安置小区配套建设公厕和垃圾中转站;投入近万元自行组装吹灰机,用于清理工业集聚区路上的尘土;投入2万多元制作带轮子的现代化除雪铲100余个;购置新型电动专业蚊蝇消杀设备,对城区果皮箱、公厕、垃圾中转站进行经常性消杀保洁。
建设人文环卫
中站区环卫处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中,从人格尊重、关爱机制、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提高环卫工人的福利待遇。
据介绍,该区环卫处不但为在编环卫工人每人办了一份工伤保险,而且积极为非在编环卫工人办理“五险”等各类社会保险;为收入低、家庭困难户的环卫工人设立免费理发点;在环卫工人生日时,送上生日蛋糕和祝福;邀请心理咨询师为环卫工人开展“心晴环保”心理辅导讲座,排解压力,舒缓情绪。
“环卫工人太不容易,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增强环卫队伍的凝聚力。”仝复宝说。
为改善环卫工人工作条件,中站区环卫处投入资金24万元,为环卫工人量身定制了全省首辆环卫流动服务车,车内配备齐全,随时为环卫工人提供临时休息、应急医疗、饮食等服务。夏天,服务车上配备了人丹、风油精等防暑常用药品和纯净水、蜂蜜、菊花、绿豆、水和杯、冰糕等,随时为一线工人提供防暑降温应急服务。在沿街商户开设环卫爱心驿站,为一线工人免费提供茶水等便利服务。冬天,中站区环卫处为工人发放围巾和棉皮鞋。
营造全民环卫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站区环卫处认真研究“四风”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细化完善了《各科室工作职责》《优质服务承诺》等制度,严格按照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目标考核标准,认真落实“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管理责任制和“一岗双员”“定点包干”“错时上班”“限时滚动作业”的岗位责任,认真做好道路清扫保洁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保持了道路清扫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效化。
通过精细管理、示范带动,如今,中站区形成了全民参与环卫的良好社会氛围。“我爱我家”环境卫生宣传活动中,该处向群众发放爱护环境卫生宣传页,免费为沿街门店配备扫帚、簸箕、垃圾桶等。
“做好城市环境卫生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共同参与,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美丽。”仝复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