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周欢欢)颠球、跑位……4月2日下午,沁阳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小学生们生龙活虎地奔跑着,脚下的足球传递着快乐与活力。这是该校足球队在进行足球训练。如今,在沁阳市各学校,足球已成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又一项快乐的校园体育活动。
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沁阳市教育局将“快乐足球”理念引进校园,在校园内普及足球运动。通过成立足球社团、编排足球游戏、开展校园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们热爱足球、了解足球、练习足球,从中收获健康和快乐。目前,沁阳市各学校纷纷成立足球队,校园足球已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
“踢足球不仅锻炼了身体,更让我们学会了团队之间的配合。”沁阳市第十五中学初二学生祝彦斌加入了学校足球队,在他看来,足球的魅力不仅是比赛,更是队友之间的友谊。
“足球进校园、进课堂,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体育活动,也在无形中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不少学生表示,足球不只是身体上的运动,更有脑子里的计算,踢足球反而让学生们的学习劲头儿更足了,学习效率更高了,学习成绩更好了。”第十五中学校长邱伟利说。
沁阳市教育局在推行足球进校园过程中,落实了多项措施:开足开齐体育课,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增加学时比重,把足球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当中;成立足球社团,每周开展不少于一次的社团活动;组建校级足球队,定期开展训练,并通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春秋季运动会等活动,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开展多元化的阳光评价,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记录档案;设立体育工作专项经费,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保障校园足球活动顺利开展。
“沁阳市教育局将在今年的学生阳光体育联赛中开展中小学足球比赛,以检验各校足球运动开展的情况。同时,还把校园足球活动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和检查评估。”沁阳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郭佳佳说。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既能锻炼体力,又能锻炼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作为竞技体育,足球在增强体质之外,还可以磨炼意志,培养拼搏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比赛有胜负,通过足球进行挫折教育也是一种好方式。足球进校园,让学生受益,也让素质教育进一步回归。”沁阳市教育局局长史曙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