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沁阳市:快乐足球“踢”进校园
焦作大学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祭扫陵园 缅怀先烈
中站区举行小学语文 优质课评比活动
三尺讲台 成就梦想
孟州市为四千余名教师免费体检
修武县教师进修学校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在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 市职业技术学校成绩喜人
构建班级管理的立交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尺讲台 成就梦想
——记武陟县小董小学新教育实验教师孙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李 非

  孙文,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一位常常手不释卷、行走于阅读和课堂实践之间的教育追梦人。作为武陟县小董小学为数不多的男教师,他让这所小学校多了些阳刚之气。构建一间润泽的教室,让师生的教育生命在这里诗意般地栖居和行走,是他作为一个农村教师的坚守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这一切的缘起就是从阅读开始,从邂逅新教育开始。

  要想让阅读改变学生们的生活,教师要先改变思想。孙文是个特别爱读书的人,从《给教师的建议》到《班主任工作漫谈》,从《无分数教育》到《做最好的老师》,尤其是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这些教育著作,让他如沐春风,改变着他对教育的理解。作为一线老师,从理论到实践,他用自己看到的教育智慧破解了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一个个难题。几年来,他撰写博文200多篇,还写了十几本教育日记,被评选为河南省校讯通博腕儿。像一个农夫一样,在属于自己的一方田地里,他相信岁月,坚守职责,塑造生命的奇迹。

  孙文虽然是一位数学老师,但他一直坚持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晨诵,用诗歌开启每一日的黎明。和上一届孩子们相伴的几年,他们一起穿越了四季,开启了“农历的天空下”古诗词课程,从春分到冬至,循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二十四节气,和孩子们一起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他还开发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课程,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中国文化的传承,端午节教室里飘来粽香,中秋节孩子们从家里带来月饼,在每一个节日,为孩子们讲述古老传说和动人故事。他们共读了《彼得潘》《特别的女生撒哈拉》《柳林风声》等一本本属于儿童的经典童书。在阅读的滋润下,孩子们仿佛毛虫羽化成蝶,精神气质变得与众不同。

  2014年,孙文迎来了新的一年级“紫竹班”的孩子们。在8月酷暑未消的时候,孙文围绕班级愿景进行筹划和设计。在精彩的入班仪式上,孩子们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棒棒糖和精美绘本,他们知道接下来的学习将是一段幸福的甜蜜旅程。从入班课程,到每周故事会、绘本漂流、读写绘以及仍旧在持续的《三字经》和儿歌课程,“紫竹班”的“小竹笋”们感受着阅读的快乐,正在吸收营养茁壮成长。

  孙文现在是全国新教育实验种子教师,成为新教育小学数学学科的探路人之一,而这也成为他专业成长新的起点。孙文在基层农村学校就像一个小小的火种,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了自己的教室,也温暖了这一群农村孩子的童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